“茅檐低小,池上青青草。”远方是稼轩的妩媚青山,近处是朱熹的半亩方塘。目光停留处,有三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牧童在牛背上的笙歌,随着袅袅炊烟飘散在天边,断肠人的呐喊在铺满了细碎黄昏的古道上回荡……
晚烟留住了离人的步伐,黑夜以透明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球中。苍穹边的那抹酡红仿佛在欣赏夕阳的乐奏,迷醉了行人,也迷失了自我。在昏沉的帘幕上点缀着几颗羞涩的菡萏。那是只有在乡野田园里才能欣赏到的夜晚的矜持。城市里的尘埃早已蒙住了人们的眼睛。灯红酒绿、纸迷金醉的生活里谁又会抬头欣赏李白的花间月光和佩弦先生的荷塘月色呢?饭后,乡村的院落里总是会有几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向晚辈得意的说道。这钟连牲畜也会欣赏的说辞与舞台上的华藻灯火大概就是人与自然的距离。
夜风翻滚着麦浪,在耳畔合成雅俗共赏的音符。细数着每一片杨树的叶片,她轻轻地掸去每一粒尘埃,安慰着每一片受伤的心灵。城市里的狂风暴雨定会将这幅美丽的画卷揉得粉碎。
乡间的羊肠小道上满是泥土的芬芳馥郁,这个由脚印踩出来的路和鲁迅先生心中的路定是吻合的。在这个窄小的道路后却是中国革命的康庄大道。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镇压下,在中国革命漆黑的道路里,我们伟大的领袖用手摸出来了一条血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此,一支“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的军队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一唱雄鸡天下白”乡村也是中国的黎明。
太阳在游逛了地球的一圈后又停留在了眼前、耳畔的乡野。看来这位老者与我一样也在为这片风景而驻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