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客家村

三年级 写景 593字
2022-04-02 22:32:40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的一个边远小山村——遮内村。这里四面环山,村里有四大美景:万寿石林、大缺山、文化城、客家村。其中,最让人着迷的那充满民族特色的客家村。

当年,客家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来到了遮内村。他们看到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因而定居下来,逐渐形成现在的客家村。

客家村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客家村的房子。走进大门,一副金色的对联特别显眼:“功典西秦余祖英名彪青史,基奠南山玉公盛德励后昆。”走进大门内,四周的房屋整齐的排列着,房屋的形状是长方形的,中间留有一块称为“天井”的空地,天井四周八根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就像八个威风凛凛的保镖。整座房子只剩下一个大门作为出入口。这样的设计利于防盗,一旦发现盗贼入内,只要把大门一关,盗贼插翅也难飞了。

现在的房子虽然历经沧桑,却风采依然。墙壁是由石灰、蔗糖、稻草、糯米和沙土等材料搅拌后灌注成的,经久耐用。虽然墙壁的外面早已爬满了“皱纹”,但仍然坚固异常,即使与石头房子相比也毫不逊色。

大门正前方一湾小溪清澈见底。顺着溪流而下,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石头的中间凸出来,就像一头大水牛横卧在小溪里。“大水牛”.的旁边有一个袖珍瀑布,小瀑布的流水声就像是水牛喝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这就是有名的“石牛汲水”。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陪伴在这座古老房子的右前方,树下有一个小亭子,那是客家人休息的小天地。坐在亭子里,听着“哔哔”的流水声,伴着丝丝凉风,那是一种最为美妙的享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房子的周边,一座座小房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老房子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小楼房则在向人们展示新农村的魅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