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月亮悄悄的爬上了树梢,放出皎洁的光芒,给大地镀上一层银色。不一会儿,楼前的空地上就沸腾起来了,欢笑声喧闹声响成一片,连月儿也透过树缝向悄悄地张望。夜,显得幽静。在月色下漫步,在月下听蛐蛐的叫声,真算得上是一种享受。有时在月色下想起那些人那些事,让人好不快活。
月光,原是那么的柔和。他不似太阳那么炽热。也不如雷雨那般张扬。它默默的、悄悄地为人间放射光芒,虽然它本身不能发光,可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并没有降低。它是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默默的为人们做贡献。月亮升到了半空中,犹如一艘金色的小小的帆船儿。月是轻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下来,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霜。凝视着月,久不忍将视线移开,那洁白如玉的月似乎羞了。匆匆地顺手牵了一片薄云,遮住了秀美的脸。
那金色的小船儿,既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又如一个金色的摇篮,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安然进入梦乡月夜与湖水形成一色,皎洁之中纤尘不染。月光在湖畔的波浪上舞乐,闪耀千万里。月照耀着鲜花丛林,宛如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洁白的未有瑕疵,月的羽翼飞扬着夜的静美。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而陶醉,为月而痴迷。诗词的月,孤寂惆怅,是游子与思妇悠久的思念。张若虚笔下的月,哀而不伤,含蕴、隽永,自然平和中夹带的感情却是深沉热烈;杜甫眼中的月,是忧国忧民的悲伤情感;李白心中的月是愁醉的化身,是一个与自己共同饮酒的酒客。
古时候月含带的感情深厚,有愁有欢,有喜有悲,但都是最真挚的情感。
把昏沉的睡梦献给月夜吧,让明月的清凉晕染着即将消逝的风景,让岁月在月光中明晰,与明晰中而模糊。在一个写意的月夜,带着一颗宁静的心走进神秘的梦境,感受这世间的繁华与薄凉,然后,凝望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