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钟爱那皎洁之月,不钟爱那清早日出,不钟爱那滚滚长江,只钟爱那江边的红红落日。暮色乘晚风攀爬上山顶,被落满南山的秋叶绊倒,打翻一盘枫叶半染的艳红,苍穹的裙角沾染暮色,夕阳透过秋叶的纹路,浅浅地将余晖撒落树梢。
倦鸟归巢,白鹭离滩。停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所剩无几,尘埃被双翅扑散,为夕阳随风歌舞一曲。风把余晖吹落人间,穿过秋叶指缝,碎落一地金黄。落日黄昏别有一番情趣,画一般多彩,诗一般温情。
这时,太阳公公像喝醉酒似的,脸变得彤红,强烈的阳光渐渐温和了,渐渐看见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周围的浮云被寒风吹得不在停留在一个原点上,晚霞的光辉照得大地都呈金黄色了。他染红了云彩,染红了大海,染红了田野。最终,它落在了那忙活了一下午的回家的路上。那一滴滴金黄的汗珠,滴落在那儿石子路上。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未免令人感到有点心酸。
光芒照耀着大地,给它穿上了一件金灿灿的衣服。这情景就如诗中那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阵晚,风吹来,湖水荡起无数粼粼的波纹,像一位小姑娘一样在空中轻轻舞动美得让人心醉,让人沉醉。西山下的河流,河面好像被撒上了一层金黄色的亮粉;微风掠过,河面上荡起一圈又一圈金黄色的涟漪。
远处的天边,一只归鸟盘旋在河面,翅膀掠过绚丽的晚霞。望着这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画卷,我不禁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了。黄昏时分,太阳已经把大半边脸都藏在西山后了。这时的太阳,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羞涩地望着苍茫大地,不忍离去。
这时,好像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拉她隐入山峦。白云一忽儿像一匹匹驰骋的野马,一忽像引吭高歌的雄鸡,举手之间,形态各异,变化多端.啊!她渐渐的向着远处的苍茫群山隐去一片片的晚霞也慢慢边成了紫红色——暮色浓重了.天上掠过几只飞鸟,大概都赶着回家和亲团聚吧!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落日不会画画。但是落日本身不就是一幅很美的画吗?当落日几乎消失在西山边,可它温暖的余晖依然在我心中荡漾。
人生亦是如此,凡事要向前看,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教师点评:全文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有种清新淡雅之美,感染力十足。小作者开篇写到“暮色乘晚风攀爬上山顶,被落满南山的秋叶绊倒,打翻一盘枫叶半染的艳红”,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却是用了多种修辞,将那落日之色描绘得优美而有富有意境,由此,这已经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抹美妙的痕迹,等着它晕开,隐去,进而永存于心。随后,小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有序地介绍了日落时大地、白云等景色的变化,为我们送上了一场绮丽绚烂的日落之景,读来颇让人沉醉。文章写落日,却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处地方,这与开头所写“只钟爱那江边的红红落日”不相符,可以稍作修改。另外,第二段写了“倦鸟归巢”,第六段由写到“归鸟……”,第七段也写了“天上掠过几只飞鸟,大概都赶着回家团聚”,相同的意象多次出现,难免会显得啰嗦,也会让读者对小作者的思路产生怀疑,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