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隐轻云

三年级 写景 597字
2025-02-25 21:07:28

蔚蓝的天空下,林涛翻涌,茂盛掩盖着深沉。奇崛的峰峦,助推了风的疯狂,云深不知处,隐约有泠泠弦音动。我踏着丛生的乱草随风而往,身影消匿于林海中,孤云拂过心头。

此山,不起眼,也不知名,即便时过三响,也未见人来。

山路蜿蜒曲折,我左顾右盼,除草木、乱石、野花、清风、晴日,也就一庙堂居此山坡。可惜庙堂已废,只有破旧柴门勉强虚掩住一屋尘土。我未曾多看一眼,踏门而出。眼前一片静谧,林中不见光,层层树叶间漏出的几许光斑似月光流泻,柔和地洒在潮湿的苔痕上。

我席地而坐,静对着这不大的山头,游神于天地外。瞑目久,天倾雨,飘忽不定。我未打伞,罢了,今天放肆一回,翌日感冒又何妨?莫听穿林打叶声,辽远清幽的山尖,被罩在雨幕下,干净又阴沉。山中的松柏因潮湿而越发清秀,云雨飘洒,更让人觉得这里单薄。

待雨势稍小,我赶忙匆匆爬上山巅。我站在山顶俯瞰,此处虽不及华山高耸也不及嵩山突兀,却不乏山所有的气势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充满柔情。

目光远眺,却看不远,因为山色都沉浸在缥缈中。也难怪乎严子陵与刘秀夜谈一宿后,便不顾金鞍玉勒,退隐江湖,“披羊裘钓泽中”,寻得富春江一处安身,与世无争。范文正公所言极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化用苏轼所言,唯天地之轻云,与山间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愿归属此番宁静的山林,远隔浮华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