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各有景致,透过次次梦回,得以窥得几缘。——题记
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景致无限变换,自然之物却是不变的。曾几何时,我也携手庄周,游过山河,嗅杏芳,采莲蓬,折红枫,赏腊梅。
“东风织斜烟,莺语催人眠。”清晨,千山逐渐苏醒,清越的鸟鸣在山中显得格外明朗。晨雾仍未散尽,与金灿的阳光相印交辉,为山坡上了一层金纱,宛如正在梳妆打扮的翩翩洛神,华而不艳。
推开吱呀作响的经年木门,清新的竹香扑面而来,晨露沾染上了罗裙,却是濯去了尘埃。携上竹绢伞,便是要下山“采春”而去。桃李杏都只开了些许的骨朵儿,嫩枝嫩叶却是新发了不少,轻微一抚,却是微凉的露水,想必它们定是早早地醒来,与这些新面孔的小家伙窃窃私语不久吧。许多前冬的枯枝还未完全靡入泥土,一碰即折,发出咔哒咔哒的脆响,玩性大发之际,却是惊动了山雀,扑棱棱地飞走了。索性东风并未悄去,吹的香樟簌簌作响。
走到快山脚时,这岁的第一场春雨便莅临了,温温柔柔地,或是与阳光作伴的缘故,这雨似乎还带着丝丝暖意。撑开竹绢伞,稍理青丝,向山脚村落眺望,银丝织成纱幕,此情此景,到还真是“烟雨入江南”了
行至山下,涓涓溪流自身旁奔过,叮咚作响倒是与那沙沙雨声为伴,春莺学尽了吴侬软语,此时倒也温柔地和着歌。
“请君入亭台,树影鸟方裁。”隅中,支伞步至湖边,莲叶如碧盘般,白雨落在上边,却是打了个转儿,似颗颗润珠又滚落进湖水中。荷花此时也不过是菡萏,在莲叶之下,倒像个避雨的稚子,时而探头看看雨势,看见它并不减小,便只好缩回了脑袋。雨势不见停,只得踏上小舟,继续前行。湖中不知是何家的采莲女,此时用着吴语唱着地方采莲小曲儿,倒使得这夏雨湖景变得活泼几分。小舟向对岸缓缓驶去,涟漪在湖面上泛泛而起,未荡多远,就被雨珠打散。雨势渐小,湖边的亭子静静地伫立着,树木于一旁郁郁遮盖,呈现出与雨景不同的清凉。
“闲云鹤翅展,红枫入帘艳。”日昳,闲云散漫地在天际飘动,鸟雀有些许归了林子,远处传来似有似无的鹤戾,大概是归途中的白鹤吧。若是如闲云野鹤般做客人间,倒也不算虚度年华了。入秋的金桂已然飘香,满山皆是飘香十里的阵势。红枫倒也不示弱,燃遍了千山,映红了山下的湖水,艳丽十分。
“白雪不敌梅,只得悄然回。”黄昏,残阳照红了落雪。使得原本的纯洁变之为华贵。蓦然嗅得几丝清香,回首张望,却是墙外的一树腊梅盛放,讶然之际,北风抚过,那一树红颜,却是如一位故友一般,挥手拜别,正待仔细一看,眼前却已是模糊一片了。
“挥别四时景,重回现世行。”再一清醒,梦醒时分,车笛声响。看来终是与了庄周同游,却是从未离了世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