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美景

三年级 写景 672字
2024-06-01 23:49:37

我记得,宋代的汤恢曾写下过“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如今能一览贵州名山——梵净山,怎能不好好游玩一番。

周四,是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计划去往梵净山。随车到达售票处,不多时就开启了长达6公里的爬山之旅。

起初,雾气弥漫,小雨朦胧。仿佛步入了蓬莱仙山,眼前尽是灰白一片,绿树青山若隐若现。再往上爬了一会儿,海拔开始升高,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视线豁然开朗起来。眼前一点桃红先现,随后映入眼帘的是桃红映林绿,可谓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我痴醉于这如仙境般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任时间匆匆过。

等我到达一处亭子歇脚时,忽然瞥见对面的青山,一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感涌上心头。我仿佛成了那深山仙人,摒弃尘世的种种枷锁,长生不老、逍遥自在。我喜爱这山,喜爱它那精神上的沐浴;喜爱它那如入无人之境的美景;喜爱它那无拘无束的松弛与自由感。

待我稍作休整,便继续起身朝山顶走去。又走了一会儿,我到达了滴水洞,这可谓是一处奇景。这里没有溶洞中的钟乳石,只有呈45°的山体,却依旧不断地滴着水。水滴落在地上,滴答滴答,悦耳动听。又汇聚成一条小溪向下流去,哗啦哗啦,甚是好听。此时又正值小雨,雾气弥漫,我已分不清落下的雨是从岩上滴落的还是从空中降下的,正如王维的那句“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真乃生平罕见。

我爱这梵净山,爱它的绿水青山;爱它的诗情画意;爱它的亭台楼阁;爱它的一起。可遗憾的是,我最终因为路途遥远的劳累并未登顶,也未去看那风情万种的蘑菇石。

可我并不气馁,因为我已饱览了山中美景,我已知足。于是,我笑着与这青山挥手告别,转身又涌入了人山人海。

教师点评:在这篇写景文章中,作者以自己游玩的经历分享,向我们展现了登山赏景的多重乐趣。起初,乐趣源自大自然的馈赠——缭绕的雾气为山中风景赋予了朦胧而独特之美,天时地利造就了自然现象与自然风光的融合,也带来了变幻无穷的奇妙胜景。进而,乐趣源自攀爬的过程——所谓“移步换景”,只有不断移动、不断向上、不断攀爬,才可见不断变化、丰富多样、总有惊喜的迷人景致。继续,乐趣源自情绪的调动——不是闷头向上,而是边走边望,边望也边沉浸,于是经过云雾遮挡后,见桃红林绿便得豁然开朗之感,于是半路歇脚时,见对面青山便叹畅然无拘之妙,于是迈步山顶之中,见滴水溶洞便感难得一见之美。最后,乐趣源自心境的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路欣赏,一路既有欢欣喜悦,又有怡然自得,也有些许遗憾,更有心满意足,无论是深入山林的投入,还是阔别美景的洒脱,都为述景再添意蕴。于游山玩水中感知乐趣无限,作者懂山川、懂自然、懂生活之心亦是关键。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