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涯曲深处,翠竹斩其波”,静,从中华历史到现代文明受人们吹捧和爱戴。
静是优雅端庄,是修身养性。
但喧闹,也是一种深藏在心中的美。
看,那喧闹的陕北安塞腰鼓:敲锣打鼓的汉子略显威风,手拿鼓锤,红光满面。
敲打腰鼓,卖着狂傲,逞着威风,不可一世地显露出中国人该有的精神。
一个个在黄土中长大的汉子,双臂挥舞,鼓锣同鸣,柔时如丝绸,坚时像钢板,乱石如乌云,齐时如排兵布阵。
这种喧闹,已不再是噪音,是一串神秘的符号!
耳声阵阵,使人心生敬畏,那是人类的立地顶天,是喧闹嘈杂中永不褪色的波澜。
结束时戛然而止,寂静无声,只有天空中的鸟儿还在鸣叫。
望,那喧闹的龙舟竞渡:一排排人,手里握着船桨,同时举起手臂,同时放下船桨,又同时向后挥动,甚至同时听到一声水音,舟前鼓手随着节奏敲了一下又一下。
观众的加油呐喊已经盖过一片天,如雷贯耳,有人看着自己希望的龙舟,身体微微前倾,铆足了劲喊出加油,恨不得一脚将它踹到终点。
这次喧闹,那是每一舟人团结一致的光辉灿烂。
比赛结束,静默又成了赛场的中心。
建筑工地的打夯声,水泥搅拌声,公园里大妈跳舞嘭嚓嚓的音乐声,高亢嘹亮的歌声,人声,市声,而正因为有这些喧闹才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生活。
有了喧闹生活才斑斓多彩。
莫言曾说:“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喧闹是向上且团结的,但过于喧闹肤浅使人缺乏冷静,判断错误,也正因如此,喧闹需要幽静来做为调试剂。
身处世间,洞悉一切,也能发现喧闹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