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三年级 日记 671字
2025-02-22 12:04:04

2025年02月22日,星期六,天气:晴有所感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轻轻抚醒了我。我慵懒地起身,正是享受这样宁静午间前少有的闲暇时光的好机会——我揉着惺忪的双眼,缓步走向书房,打算继续我的阅读之旅。

昨日从书店淘回的《苏轼诗集鉴赏》静静地躺在书架一隅,我轻轻抽出,找了个最舒适的姿势坐下。每次翻阅古诗词,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而苏轼,那位豪放派的代表,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的心弦。

我随手翻开一页,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映入眼帘。不同于往常匆匆扫过,这次我沉下心来,细细品读。苏轼借着对月的遐想,抒发了对人生、对世间万物的深沉思考。我仿佛能看见,他站在皎洁的月光下,眼神中既有对远方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特别是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每次读到,都让我的心头一暖,仿佛与千年前的苏轼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情与祝愿。

接着,我又被《念奴娇·赤壁怀古》深深吸引。苏轼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借题发挥,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境遇的达观。每一句都如画龙点睛,尤其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结尾,更是将他那种超然物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禁想象,如果我也站在那历史的河岸,是否也能有他那样的胸怀?

读完这些诗篇,我合上书本,长舒一口气,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感动与敬意。苏轼的一生虽坎坷,但他用诗歌书写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勇于面对,积极前行。这个星期六,因为苏轼的诗,我收获了满满的感悟与力量。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也照亮了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