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亲人的芬芳,我的童年的快乐的,幸福的。然而,当我读完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后,对主人公阿廖沙悲惨无情的童年感到同情,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在三岁丧父之后,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他看到舅舅们争夺财产,还经常被外祖父打得皮开肉绽,整个家里鸡犬不宁,仿佛人间“地狱”。最终在外祖父破产。母亲病逝之后,阿廖沙也走向了“人间”,独立谋生。
阿廖沙,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在他小时,爸爸就因感染霍乱而死,小弟弟也夭折了。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成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性更是没有地位,任家中的男子打骂、发泄。连孩子也经常也经常遭遇毒打。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厚的阴影。但在这个家里,阿廖沙也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的熏陶。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廖沙暗淡的童年里闪耀着慈爱的光辉。也正是因阿廖沙顽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代文豪,实在令人敬佩。
和阿廖沙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打”,因为他们从没经历过,被别人打,被鞭子抽的滋味。我们丰衣足食,是父母手心中的“掌上明珠”,哪能和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相比。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更应该珍惜这优越的环境,好好学习,持之以恒,不能因为一些失意的事而感到疲倦,崩溃,而是应该做一个不惧困难,不负韶华的少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下,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就不会失去希望和爱。黑暗终会退去,希望无处不在!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书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在谈及自己读过书后的感悟时,作者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做了探讨,文章更为真切,也更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