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里,我又捧起了去年暑假就已经读过的曹文轩伯伯写的《草房子》,这本书主要写了小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深深的打动着我。
这里有纯真的童年书中的小主人公桑桑顽皮活泼,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造成一所鸽舍;他在夏天你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塞在棉袄,就突发奇想的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珊珊这些天真的想法体现了每一个孩子都有的天性,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满足这些好奇心,只不过没桑桑这么敢想敢干。
这里有至真的亲情。桑桑的父亲桑桥作为一个校长,虽然平时对桑桑要求严格,但在桑桑得病之后,背着桑桑四处求医,并且满足桑桑的心愿,带着桑桑一起去打猎。桑桑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情况下,还带着妹妹柳柳进县城去看城墙,妹妹脚上磨出了水泡就背着妹妹去看。
这里有纯洁的友谊,杜小康家境败落后,桑桑卖掉一部分自己心爱的鸽子,把得来的钱让杜小康摆小卖摊。纸月在离开有马地小学之前送给桑桑一个书包,并且说书包很结实,能有很多很多年,希望桑桑像这个书包一样能多活几年。
这里有对生命的感悟,桑桑得了鼠疮,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在濒危死亡的体验中,桑桑对生命有了深刻的感悟。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草房子朴实无华,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发生在这里的事情,将它装扮一座金色的草房子。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房子越建越高,越建越华丽,可居住在里面的人们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邻里之间互不相识,互不交往,孩子们单纯的童年,也被各种兴趣班和学习任务所包裹。
谁也阻挡不了成长的步伐,成长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改变,但我希望自己能像有马蒂的那些孩子一样,不管将来改变什么,心中的纯真和善良都不会变,永远都在心里保存着那间最简单的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