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经典,感悟文化

三年级 读后感 827字
2022-08-14 22:44:00

董卿曾说过:“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词就在那里,生生不息千年。”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它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拥有着诗人别出心裁的韵脚,抒发着或深沉,或喜悦等的情感,让我们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要学诗,我们要走进诗人的世界,品味独具一格的韵脚,感悟诗人的情感。

暑假,我拿起了《中华经典诵读》这本书,我慢慢地翻着,仔细地品读着,从一个悠闲宁静的田园到另一个忧郁悲愁的高山之巅,我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就这样,我读完了这本书。

我感受到了“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的爱国情怀;我感受到了“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的博大胸襟;我感受到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悲凉秋景……正所谓:“读诗就是读人生”,真是一点也不为过啊!而我最想谈一谈的是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澳门》,当我看完这首诗后,我被那种迫切想让祖国统一的心情打动。从诗中“襁褓”,“掳”等词中充分体现出侵略者的残酷,从拟人手法的运用中又能感受到作者声声饱含血泪的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篇只是其中的一首,《七子之歌》共有七首,每一首都能唤起我强烈的爱国情。闻一多先生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最终惨遭毒手,但是他的坚守是没有错的,正因为有许许多多想他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的澳门,香港才能回归祖国,我们的祖国才能如此繁荣昌盛。诗歌的魅力你体会到了吗?如果我们不去读诗,背诗,怎能明白这些呢?体味这些呢?

不仅有诗,还有《弟子规》和《千字文》,《弟子规》分为很多篇,都是在告诉我们孝悌仁爱,要有仁善之心,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就拿大家熟知的“对饮食,勿拣择”为例,有多少人做到了呢?长大这么大,我从来没做到过,想来,真是惭愧。在吃饭时,面对不喜欢吃的菜,马上就要倒;对于带肥的一块肉,想都不想,扔在一边;吃完饭后,碗上还剩有不少米粒。慢慢的,没有人约束好像浪费粮食成了习惯,尽管有一百万个理由,这也不应该。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光盘行动”,对此作出规定,那我们就更要严格遵守了。《千字文》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多个方面,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比如说:“知过必改,德能莫忘”;比如说:“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比如说:“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等等,告诉我们知错就改,要交益友,莫在背后说人闲话,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一切都还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