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凉逸
姥爷才感受被微微有点儿驼,但他依旧耳聪目明,心灵手巧。
去年回姥爷家,一进门就发现一盏活灵活现的小猴子灯放在桌上。只见小猴子披着披风,嘴里叼着一截用涂了色的草棍做的长长的烟斗。小猴子还歪带着一顶胡萝卜刻的橘红小帽,怀里抱着个大大的灯台,里面插着根红红的小蜡烛。这个胡萝卜灯让我爱不释手,没想到表哥一把夺了去。
我急得大哭起来。这时姥爷走过来,说:“快收起眼泪,姥爷也给你做一盏胡萝卜灯,这还不简单!”姥爷说小姑娘不玩猴,我属鸡就雕刻一只漂亮的小鸡送给我。随后姥爷拿来一根粗粗的萝卜,把他的“衣服”削掉,头尾去掉。这些工作做好后,姥爷就拿起小刀,精心刻起来,我和表哥目不转睛地盯着。半个小时过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鸡”出炉了。姥爷在鸡背上挖了一个洞,里面插上红红的小蜡烛,又在鸡肚子上插了一根筷子当做灯的手柄。
到了晚上,我和表哥点上萝卜灯,一起去街上玩耍。小朋友们看见了都赞不绝口,一直围在我和表哥旁边,还问我们这是在哪买的,我自豪的说:“哪儿也买不到,这是我姥爷给我们做的。”
今年我又回姥爷家,正好是萝卜丰收的时节。我就嚷着要姥爷给我做萝卜灯。姥姥满是歉意的笑着阻止我:“姥爷的手受伤了,懂事点儿啊,别让姥爷给你做萝卜灯了。”没想到老爷却笑嘻嘻的说:“这点儿小伤不算什么,照样可以做。”
因为姥爷只能用一只手做,我和姥姥就手忙脚乱的给他打下手。老爷用没受伤的那只手拿着小刀,对着萝卜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完工了。这次姥爷给我刻的是一朵荷花,它还在荷花的花瓣尖上染了红色,荷花芯插着红红的小蜡烛,那荷花便栩栩如生了。老爷抱歉地对我说:“因为一只手刻的,就刻了个简单点儿的荷花,等老爷收好了,再给你刻个更漂亮的。”我拿着荷花萝卜灯连连说:“姥爷,我觉得这是最好看的萝卜灯!”
每次举着姥爷给我做的萝卜灯,看着那燃烧的红红的蜡烛,我都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
教师点评:小小萝卜灯,照亮前行的路,也温暖了持灯人的心。文章围绕“萝卜灯”进行展开,小猴子萝卜灯、鸡萝卜灯、荷花萝卜灯,每一个萝卜灯的背后都有一段回忆,都承载了姥爷满满的爱。文章花了较多笔墨描述姥爷为“我”做萝卜灯的经过,用流畅的语言、生动而贴切的词汇将萝卜“变身”的过程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让精致美观的“成品”萝卜灯悉数展现在我们眼前,也让萝卜灯的温暖得以传递给更多的读者。整体而言,小作者的这篇文章很是触动人心,但是文章题目为“姥爷的葡萄冻”,内容却是关于“萝卜灯”,题文不符,导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也会由此怀疑小作者的写作能力,可见小作者应更细心一些,尽量避免这种基础却致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