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亦动人

五年级 议论文 1132字
2023-09-15 10:24:06

凉风习习,吹入夏夜之梦,又是一年夏景深,小满翩跃而至。拭目观之,小满虽小,满而不盈,从无华丽的篇章,只余细微的满足。“行乐直须年少,博前看取衰翁”,活在当下,“小满”亦动人,或许是我们未曾在意却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而在这个风云善变的时代,我们又当以何种方式拥抱淡淡的满足呢?

木心有言:“自以为成熟,自以为练达,自以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诚哉斯言。对于个人,小满则平,大满则溢。“小满”离“大满”的距离,是作为平凡人的我们所可以保持的。许多时候,适可而止,抑制贪婪,方能在保持初心的路上走得更远。

君可见,四川眉山竹编非遗传承人张德明数十年如一日钻研瓷胎竹编,将传统工艺与实时热点结合,编织北京奥运福娃甚至被推荐成为国礼。跨国公司爱马仕曾经以股份为报答请求张老入伙,但张老一口回绝:“咱中国人的东西要咱自己来发展!”放弃高薪厚禄,只愿在深山坚守传承,开班授徒,永不背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心、工匠之心。欣然接受自己的小满,张老以一种华夏子弟的铮铮铁骨彰显的昂扬的自信。强者并非无欲无求,只是更能把控欲望。不忘本,才能意识到“小满”的真谛。

正因为不在贪婪,我们能够慢下来,去欣赏人间草木,同时展望未来,小满未满,仍有向上之希望,仍有远大之追求。屹立于世界的潮头,把握未知的未来,可能太过遥远。然而,每个小我的“小满”,汇聚成大我的“大满”。保有希望,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先决条件。

忆往昔,在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在黑暗的大背景下,喜剧大师卓别林以黑色幽默和动人情节给人民饥渴的心灵带来了甘霖。一生的奔波是他的付出真实的写照。他凭借惊人的默剧天赋为数百万人带来了精神慰藉,更是向世界展现了即使在最阴暗的角落,也有人负重却乐观前行。纵观一生,卓别林从未满足于自己的功绩,而是坚持去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以为,其实“小满”并非一种实在的状态,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活在当下的理智,一种随遇而安的满足,一种不争名逐利的淡薄,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播撒希望,才有机会让更多人领悟“小满”的释然。

可是,回首当今,又有多少人真正达到了“小满”的境界?或是误解含义,在光怪陆离的世道中迷失方向,自甘沉沦;或是过分激进,追寻提升能力的速度而忽视精神的深度。“小满”的超脱在光鲜亮丽的诱因中显得格外另类。只有我们避开误区,用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生活,才能体会那来之不易的小小满足,期待那可能出现的小小惊喜,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说的那样:“生活往往是、也仅仅是你现在所经历的那一刻。

风吹少年一叶落,大满不为苦,小满亦动人。我欲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漫天,在一杯茶中消磨整个黄昏,从生活之细微处寻觅“小满”的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