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以修身,扶正以浩然

五年级 议论文 1082字
2023-07-31 12:49:03

中医治病讲究扶正祛邪,而正,是阴阳平衡,乃人强之本;其邪,是致病因子,乃发病之源。

当有邪气入身时,需要扶正气使身体有甘水之源,同时祛邪使阴阳平衡长存。若是“软”扶正,则源力终会耗尽;若是“硬”祛邪,则冲力会破平衡。治病如此,万物亦然。唯有常“扶正”以定阴阳,才使体清明;唯有常“祛邪”以明心境,才使国永昌。

病发,则阴阳平衡已破,五行规律失调,有病体会是体虚,此时唯需扶正来稳体魄,使能量来源稳定。做人做事亦如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乃李太白奋斗日的,使之面对常常的失意却永不停止,从而诗画大唐名垂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范史;

仲淹为官之本,使之面对官场激荡而从不改色,从而出淤泥而不染;“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乃周恩来一生使命,使之面对风雨飘摇的中华民族仍当孺子牛,从而将決浊中华从火海之中涅槃。《黄帝内经》常道:“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上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是故,坚守行动之初的梦,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那怕面对正道的沧桑,千里行之仍快如浩哉风,这就是扶正的意义。

病出,则邪气入身,或是邪火攻心,或是五脏有损,或是邪常淤于体内,阴阳已衰,邪魔当道。此时需变通祛邪,只有坚定祛除一切外在致病因子的勇气,才能改变环境,方可直挂云帆济沧海,见朗朗乾坤。撰诸波时,谭嗣同等新青年,看见大清已是邪气横流,落后于整个时代的进程,他们蹈死不顾,开拓先道,以身诛“邪”,用血液唤醒中华这株沉睡多年的大树,让无数学子明白必须打翻邪山,才能走出困境;放眼近代,中国共产党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未来,越过“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思想冲激,穿过八九十年代混乱的社会状况,以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荡平邪风,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行稳致远的东方雄狮。我们的头上至始至终都有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我们也一直有着诛灭邪气的剑,我们可能会流血,但心却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使我们立于颠簸的高山之上,望穿浮云,见襄宇星辰,这就是祛邪的意义。

中医治病亦坚持着“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若像王安石一般强祛大宋邪气,则势必会遭到更强的反噬,因为正不当道,五行尚缺。若像韩伫胃一样“软”扶正,不祛国邪,则肯定北伐溃败,人头入敌营。正气非一朝一夕可通满身,邪气也非一朝一夕可祛通透,此为长久之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扶正”之念来稳定乾坤,用“祛邪”之法三省吾身,方可如长江,滔滔流千万祛邪以修身,扶正以浩然。

世界的快速发展与疯狂内卷会使我们迷茫、急躁,以至于不知所措,唯有坚守初心,祛邪修身,我们方可活得如风,国家才能万世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