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五年级 议论文 867字
2020-06-02 18:46:53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

――题记

或许你今天失去的,而他日又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回到你的身旁。俗语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世人皆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皆叹西施为国家舍了儿女情长,可又有谁知吴人之恨西施?从个人家国视角,吴国扩张占地挑起了战争,祸害一方水土。而越国为雪旧日国耻,从长以灭吴,却又何曾以广阔心胸,为天下苍生的生活安定而让步?然而,更多无辜生灵已沾满了艳血。当国仇已报,越人再看看这变换了的暗色土地,不知是否会发出一声轻叹?如果说这是悲剧,我对这些悲剧有点尊敬故曰:冤冤相报何时了?是也非也。

于是败亡者因知道必败而成了世界的审判者,胜利者因别有原因而浑身无奈。野草、冷月、断柱、残石,除了遗忘还是遗忘。我鄙视一切嘲笑受难者的人。我怀疑,当某种灾难哪一天也降落到他们头上,他们会做什么。

这是瑞士。曾经,是世间尤为贫困之境。而贫困,则易带来战乱。那很长一段时间,瑞士人是欧洲战场上最英勇、最忠诚的士兵,他们为外国人雇佣,替他们打仗,成批在第一线血撒疆场。仿佛中却发现,打败的,是同为外国人所雇佣的瑞士的同胞。这算是什么?这为了什么?

论如今,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遥望远方,那一座座死寂的山一座座枯萎的山,是男子汉壮烈后灵魂矗立的躯壳?还是对世界失爱后的一种无奈追悼展示?我分明看到了一种悲壮凄楚的惨景和着那天际处铅灰色的沉重的晚云越发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想的是,安适如何怂恿了冒险,小街如何觊觎着大海。毕竟,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光天化日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你看,又一场沙漠风景蒙住了壕堑后面的零乱伤口,枪口边上是惶恐而又无望的眼神。

也许我们不需要祝祈遥远的未来,因为未来有时只是人逃避的借口,何不妨看当下,在当下,直接解决问题。

鲁迅先生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当一个人只是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留给别人的恐怕只有孤单。咫尺之间,远离天涯,这是人性最大的悲哀。迪伦不求远方,因为有时远方意味着回避,而是直接解决问题。任何一个人都不该成为浩瀚大洋中的孤岛,更应该做大陆上的一片土地,每一片土地接壤相连才能承载万物,绝世的华章才会沿着历史的路径姗姗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