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笔为山水,山水为永恒

五年级 议论文 485字
2022-02-21 23:33:02

宣纸如雪,不声不响落于赭色的木桌;薄云似雾,忽疾忽徐行向青黛的天际。疏星淡月倾一壶清光,砚台映出点点乳白珠玑,狼毫挥洒,溅起朵朵墨花,成就一幅远山近水的国画。

我未曾观遍江河湖海,亦未曾历尽五岳山峦,便在诗词歌赋,翰墨丹青中领略自然的风姿。“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那是西湖水温柔朦胧的碧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那是终南山清新静谧的秋夜;“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那是洞庭湖翠白交织的剪影;董源之画,平淡天真,水色江天,是水的波澜不惊;范宽之作,对景造意,写山真骨,是山的端庄壮丽。

我不知它们真形如何,但我见得它们的神韵、它们的魂魄,渗入诗文,显于墨图,凝为经典。

我于山水中触及文化,于变迁中触及永恒,于天工中触及真意。沧海桑田,一瞬千年,高山化为峡谷,深海化为平原,一切都有尽头,无物能够永久,变者,即不变。但在无尽时光中,总有一些刹那被收为永恒,就像黄河长江见证华夏成长,就像泰山庐山见证王朝兴替,它们无法永存,但可以永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时山水何样?今时山水可同?所见之山水究竟是风景还是历史?

于是,诗画的山水,真实的山水,古时的山水,现在的山水,都成了时光的印记,流传下一段很长很长的过往。

蹀躞于山水间,不经意地读懂一些,那是它们一生的沉淀,是风景,是文化,是经典,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