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樱堪留,落花虽迟,顺应自然顺民心

五年级 议论文 900字
2020-10-09 13:49:56

明媚的阳光下,春风拂过,片片粉色从枝头翩然飘落,人行道上渐渐织起令人心醉的花毯。上海市江湾城路调整清洁整扫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其中既有创意,又有诗意;既顺应民心,也体现了惜花之心。

黛玉葬花,晚樱飞舞,怜春惜春堪留春。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是黛玉葬花,虽说葬的是桃花而非樱花,但这已经可以体现出她的惜花之心。在都市中,我们虽然没有条件去葬花,但是我们可以运用现代人的智慧赋予花瓣新功能。当驾驶至江湾城路,空中樱花飞舞,落英缤纷,让司机在忙碌中领略自然的馈赠,在余光中欣赏人间美景。既可缓解疲劳,又可成为城市的一个特色,吸引外客,为经济发展锦上添花,促进第三产业升级。

朱颜辞镜,落后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汪国真如是说。经过江湾城路的人,可能年过半百,可能已是不惑,可能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据科学研究表明,樱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在短短的从枝头到地面的几秒钟,樱花用生命演绎了价值。樱花如此,人亦是如此。虽然与樱花怒放的时间相比,人的生命可以称之为漫长,然而,如果放在宇宙中,对于无穷无尽的时间,自然会有像苏轼这样的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樱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仍然发挥了它的作用,它用绽放告诉人们:人间值得。驱车而过的人们在樱花滑过眼眸的那一刻,也许会幡然醒悟,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落花纷飞,汽车减速,零落成泥香如馥。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车速太快。而当汽车行驶于漫天花海时,司机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车速,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汽车碾过花瓣,扬起尘土,落花四分五裂却将香气持久地留在了空气中,弥久不散。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又予人以嗅觉上的享受。樱花季的落花不扫,也会成为上海市的城市名片,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助力。

晚樱堪留,落花虽迟,顺应自然顺民心。

市民对“落花不扫”这一既有创意,又有诗意的政策持肯定态度。毕竟这是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都市中罕见的景观,给人一种误入武陵人家桃花源的错觉。落花点缀单调黯淡的柏油公路,亦可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缺少一种恬淡悠然的催化剂,相信在两者的融合下,一定会发生一系列绚丽的化学反应。

忆往昔,武陵人家桃花源绚丽落英缤纷引人心驰神往。

看今朝,江湾城路樱花飞舞堪留春意亦可顺应民心。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就上海市江湾城路“落花不扫”的决策做了一番探讨。文章展现了作者深刻而成熟的思考与思想。能够敏锐发掘社会现状及与此相关的话题已实属不易,而作者将其置于脑中梳理思路、后又行于笔下梳理成文,让这份“发掘”从源于自己变为与人同享,为文章赋予了价值。在文中,作者还选取了这项决策之于城市环境、城市居民、城市交通、城市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的益处展开论述,角度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宏观与微观均有涉及,全面独到,引人深思。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陈述每一观点之前都以诗词为引入,并将其作为依据,颇有以史为鉴、以古鉴今的意味,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文章行文流畅,主题明确,论调客观,思路严谨,格局高远,底蕴深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议论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