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空气清冽,朵朵蜡梅俏皮地站在枝头跳望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阵阵幽香飘散在小院里。这是我儿时记忆深刻的一幕,温暖的炉灶前,是奶奶忙碌的身影。
她用围裙擦干手上的水,娴熟地开火放料。蒸汽溢散,勾起了我的食欲。厨房是奶奶的舞台,也是我眼中最富人间烟火气的地方。经过一番忙碌,奶奶从蒸笼中端出我期待已久的芋头,刚蒸好的芋头香气扑鼻,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奶奶取出一块芋头试了试温度,确定不会烫人才将芋头递给了我,又将放了白糖的小碟子放在我的面前,带着暖意的雪白一团卧在我的掌心里,我忍不住咧开嘴傻笑。芋头蔬糖,甜蜜和好心情就一起落到了肚子里,我觉得白糖芋头是冬日里最佳的美味!
但是,奶奶吃芋头并不蔽糖,我很好奇,问:“不蘸糖的芋头,怎么会甜呢?奶奶笑了,还是一贯的慈祥,她说:“芋头呀,本来就是甜的,你太小,还尝不出生活中的很多味道,不过只要你们觉着甜,我就觉着甜了。”我不能理解奶奶的话,每一次吃芋头,都感觉不蔬糖的芋头并不甜,我的困惑在心里变成一个大大的问号:等长大了,不蔬糖的芋头就会变甜吗?我何时才能长大呢?
后来,我逐渐长大,儿时的小院离我越来越远,现实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近,我才知道有时候“甜”并不只用舌头来定义,我才理解了为什么奶奶吃着不蔬糖的芋头仍然是眉眼弯弯的模样——奶奶一生辛劳,独自抚养四个儿女长大成人,从苦中走出来的人,真的可以从平淡中感受到甜蜜。在奶奶看来,不论生活多辛苦,只要亲人之间相互理解与扶持,心里都是甜的!
想到奶奶满溢着慈祥与惊喜的笑容,我忽然明白了,生活不就像这普普通通的芋头吗?辛劳与困顿就像芋头粗糙的皮,你只有剥开它,才能品尝生活的清甜,收获舌尖和心底的满足。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新时代,虽然生在甜里,长在甜里,但我们应该明白,正是因为上一辈人不怕苦、能吃苦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即使你迷恋藏糖的芋头,也不要忽略它本身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