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题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需蛰伏;落尺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寒假结来,初春到来。初二的我们迎着寒风中的一丝暖意,回到久违的校园,进行紧张的生地备考。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四月初,我们参加了生地的模考,本以为应该会很不错,但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至今记忆忧新:临近会考的七十多天,我的生物和地理成绩依旧处于年级中游,甚至更低。密密麻麻的成绩单上,那两个七字头的两位数在一众九十几的行列中显得格外孤立无援,引人往目。
那一天傍晚,风很大,冬日里残存的寒气好似不愿退去,街道边昏黄的路灯映衬着天边的残霞,显得无比孤寂。跌至低谷的成绩,让人难以自拔,仿佛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意义。找感到十分害怕,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害怕来自老师与家长的责备和担忧,更害怕内心不断回响的诘责:“你努力了吗?”“你对得起你自己吗?”“你真的有好好听课吗?”……一时间,无助、茫然和内疚充斥着我的脑海,思绪愈发混乱。
第二日的清晨我起得特别早,天空还是灰蒙蒙的,浓雾弥漫在城市上空。忽然间,一抹红日隐现在东边的云端,散发出的金光正拼了命似的想穿透乳白色的雾气。较眼间,一缕缕刺眼的金丝洒满窗台,旭日冉冉升起,浓雾散去。我想,如果此刻能看到自己的眼眸,那应该是闪烁着金色光辉的吧!年少轻狂,但总应全力以赴,生地会考,我必将势在必得!
自那以后,我收起了那份青春少年的轻浮。每天早上,提前二十分钟到教室背诵地理提纲;课间,抓紧十分钟多做几道生物、地理的习题;中午和傍晚,回顾当天练习和复习中仍未明白的知识点,及时向老师请教。在这最后的六十多天里,我以纸笔书写着全力以赴,以行动展现着作为当代青少年的不负韶华。
六月已至,盛夏来临。窗外是绿油油的榕树,还有知了在树桠上长鸣。窗里则是少男少女们奋斗的身姿与纸笔摩擦间的沙沙声响。我细致地圈画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自信地在答题卡上写下自己满意的答案。我知道,这次,我已全力以赴!
走出考场,千万缕思绪在我脑海中交织。突然间,一句熟悉的诗从我心中掠过——“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何尝不是一叶扁舟,在岁月的长河中漂浮。这段路虽然跌宕难行,但当我们用尽全力越过这一道道坎后,暮然回首,才觉这披荆斩棘的道路现已处处春色,山河锦绣。
跨越山海,终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