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叙事 729字
2023-09-09 20:08:43

风淅淅,难怪愁思细细添,雨将我与一把油纸伞融为一体,听人间万声,随着枯萎的叶掉落。

漫步于街道,古老的黑白建筑肃穆而又庄重。这巷子深处藏着一家纸伞的小作坊,那份含蓄而精致之美悉数藏匿于这作坊之中。走进作坊,拿起一把油纸伞,细细观赏,阳光成了油纸伞上的花纹。作坊折射出几双苍老的手,几弯辛劳的背影。里面有位六旬老人,见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油纸伞,便前来说道:“姑娘,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轻巧耐用,独有韵味。”听完这番话,我心中对其的敬意更浓了,便向老人问起课程费用。六旬老人却摆了摆手:“匠人精神可不是钱就能买得到的。”

过了几天,我又去到那家作坊,准备好好学学这门手艺。老人看我进门,便让师兄师姐带我去山上砍了些竹子给他。后山上的竹子满片满片地长,自成一片宇宙。师兄师姐挑选着山上的老竹,六旬老人说,老竹做油纸伞更有韧性。我便学着师兄师姐的样子,慢慢地用斧子将老竹敲散下来,带到六旬老人那。

老人将竹子洗净,磨去棱角。我便学着他的模样,仔细将手上的细竹磨皮,不知雨是不是落在了细竹上,细竹磨断了,耳畔便传来老人的训斥:“竹子并非耐磨之物,要有细致和敬意去抹它的棱角,不是马虎解决!”我对这番话有些触动,一步一步跟随着六旬老人和师兄师姐,用竹做伞柄,用桑皮纸做伞面。唰上柿子漆和桐油,便算是快完成了。

接着是最难的点染。我执着手中的毛笔,沾点墨汁晕染其上,墨汁缓缓盛开,恰似一朵娇羞的黑玫瑰渐渐绽放。老人的笔法比我娴熟老练,但他的那份执着与敬意,与当初未差一分一毫。绘制伞面之后便用金墨细细勾勒边框,勾勒对中华文化的敬爱和传承。点染完毕后,伞柄系上流苏,就完成了,柔美至极。

我缓步于古巷之中,手中握着柏油之伞,青色的石板路,黑白的建筑,小小的作坊,埋着中华文化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