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乌云落在向日葵上,那是向日葵对阳光的追求;干涸的条条小溪汇成河流入宽广的大海,那是小溪对大海的向往;空白的画板,缤纷的颜料,急于相交形成佳作,那是我对绘画的热爱。
绘画的种子源于外婆的播种。外婆酷爱画画,儿时,我总趴在她作画的那张桌子上,看她手中的画笔在纸上晕染开来,勾勒出轮廓,点缀上细节,落款在小花印章的下方。欣赏着外婆的作品,我仿佛瞧见画布中那七彩小人在向我招手,要我为她添几笔装扮装扮,实在是趣味极了!
长大后在邮票上看见了梵高的田野与村庄系列油画,淳朴乡野的旖旎风光展露无遗,虽隔着远远的时光长河,但那稻穗的香甜,田野的宽广让我回到了儿时与外婆在乡野那段美好时光。这位“印象派大师”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对作品的坚持不懈,为我内心绘画的种子浇上了水,施下了肥。
有热爱,更应有行动,我加入了学校的美术社。可随之而来的一串困难让我不免一颤。上绘画课的时间在晚自习,这意味着我将牺牲做作业的时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扛下了这一苦,用午休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的来等量代换。可追求挚爱还远不止这一苦,“一山放出一山拦”颜料的调和、人像的头身比例、握笔的力道,像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扰得我心烦意乱。画纸撕了一张又一张,画笔削了一遍又一遍,可前方却依旧如画布上寥寥几笔画迹般模糊,想要放弃……恍惚间,想起了外婆为塑造生动的人物,反复修改了几天几夜的细节;想起了梵高为了描绘出理想的意境,画了几十幅手稿,想到心中那份热忱的爱。于是,我重拾信心,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
梦想的最后,向日葵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小溪汇入大海找寻到了它的心之所向;儿时绘画的种子也在热爱浇灌下成长为了葳蕤蓊郁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