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朵美丽而又精致的“野花”。虽然是“野花”,但是,在我眼里,她那摇曳的姿态可以称得上“国色天香”,她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比任何美酒都要芬芳。
她萌芽于残垣断壁之间,不惧任何风吹雨打,只是静悄悄的呆在那,慢慢地长大。我第一次看见她就被她的姿态迷住了,鬼迷心窍般将她带回了家,不惧父母的责骂,因为当我看见她时,我又觉得,一起都是有意义的。后来,我去给她买花盆,这才知道她是菊花,这是我大为吃惊,她居然就是那个陶渊明笔下素雅的菊花!之后,我与她每每说到这个,便觉着她跨越了时光,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却又能够凌寒而立。而她则一直静静地站在那个新买的花盆中,笑眯眯地看着我,这时,她又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因着花瓣像片片雪花,高贵冷艳,而又因为缕缕幽香,孤傲自赏,纯洁无瑕,屹立于中央。
我是不懂花的人,但我想王安石在诗歌中夸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花,从古至今就怀有盛誉的,被称为“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被誉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也不及她分毫。
而在我了解菊花后,我又不禁思索,菊花是多么得令人敬佩呀!它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受人喜爱。它没有“绿朝云”那样迷人的华贵姿态,但它美得自然、朴实,散发着诱人的芳香。除此之外,她居然还有许多作用,它晒干后可以泡成清凉可口的菊花茶,还可以做成一些美味的糕点:菊花酥、菊花蛋糕、菊花蛋卷等等,它还可以入药治病!如此高洁,如此质朴。但它同时也是人们思念的寄托物。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应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早已成为登高望远、思家思亲的必备品。
菊花的品行是多么值得人欣赏啊!当秋冬季节百花纷纷枯萎时,它傲霜怒放。不畏寒霜欺凌,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伟大元帅陈毅写的《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连死后也要化作春泥,滋养大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人们爱菊,爱的是其正直不屈、高雅纯洁的精神和不向外界低头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