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石榴树上又红了大片,十五的月亮温柔地洒下光亮,给红艳的果实镀了层银边。我轻轻靠在石榴树的枝干上,伸手摘下一个,搭在石榴尖儿上的手指顿住,思绪随着石榴香飘到了从前……
中秋佳节,十五月圆。每到这个时候,石榴树都会盛情款待我们,火红的果实灯笼一般,给静谧的夜添上几分温暖。太太总会坐在石榴树中间——木桩上,轻轻摇着蒲扇,哼着不知名的乡间小曲。
石榴难理,剥开红色的外皮,里头还有一层又苦又涩的黄膜。小时候的我因为迫不及待想吃酸甜可口的果肉,总讨厌那层膜,处理它费劲儿不说,我还总是因为它把石榴汁弄得到处都是。没法子,就只能找太太帮忙。太太坐在木桩上,接过石榴,不紧不慢地将手搭在石榴尖尖,再双手用力,一掰,分成两半。她细细地剥下黄膜,完了再抖一抖,倒进我早已等候多时的小碗。有时我缠着她,让她教教我怎么剔黄膜,她也不直接告诉我,反而赏我个板栗,等我捂着头看她,她又笑着刮我的鼻子,说:“等你啥时候安静下来了再说。”
中秋节的那个晚上,在大家分完月饼坐在大厅闲聊的时候,太太却独自坐在石榴树中间,抬头望着明月,哼着小曲。我跟着她出来,悄悄靠在石榴树的枝干上,看着她。良久,她的眼睛里泛着水光。
“呀!太太!你哭啥呀?”我赶紧过去,趴在她旁边,太太被我吓了一跳,拉过我又赏了个板栗,随后又抬头看月亮。“丫头,这颗石榴树有多大年头晓得不?”我赶忙点头:“知道知道,跟太太一样大!”太太靠着石榴树,就像靠在父亲怀里一样,安稳地闭上眼睛:“这是我哥哥和爸爸种的,在我出生那天。”她又睁开眼睛,看着月亮。我不说话了,因为我知道太太的哥哥和爸爸都不在了。十五的石榴随着夜风轻轻晃动,暖光与冷光碰撞,太太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月亮上,温柔又明亮。
我回过神,坐在石榴树中的老人已经带着思念去与亲人再会了。我学着太太的样子,掰开石榴,仔细地去掉黄膜。靠着石榴树,我望着圆月,石榴汁在我的口腔散开,酸甜可口。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借物喻人,借这篇状物散文表达了自己炙热的情感。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