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良好的家风召人向上向善,始终激荡着正能量。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是无声的教诲,在言传身教中帮助我们“扣好人生的一粒扣子”,在润物无声中帮助我们立起人生坐标,受益终生。
在我家,弥漫着的是戏曲的烟火气息。
儿时的我,生长于田野,奔跑在金黄的田垄上,麦穗拂过我的脚踝,夕阳落幕,仔细嗅着那闻不够的柴火烟的香味。晚来归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投入外婆的怀抱:“囡囡,阿孃带你去听戏吧。”我向来喜欢听戏,在咿呀学语时,就已经会跟着外婆哼唱几句小曲了。
牵着外婆的手,向村口的红漆戏台走去,砖红色的幕布缓缓拉开,我清晰记得那贾宝玉头戴紫金冠,脚蹬清缎底小朝靴,身着青蓝内衬外缀,少年唇红齿白:“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眉眼掠过间,充斥着惊喜和光彩。亦有那“昏君自把朝纲败,亡国反怪女裙钗”的无能昏君,陈词唱穿,唱曲人把人间的喜怒哀乐融入粉末。
夏夜满天星河,外婆拥着我坐在草帘席上,手中的蒲扇摇啊摇,口中温柔地唱着:“为救李郎离家园,未料皇榜中状元……”我在这婉转声中入睡,外婆为我的童年编织了一场甜蜜而纯真的网。外婆笑着对怀中小小的我说:“孃孃以后唱不动了,就让囡囡唱给阿孃听吧!”我多爱外婆那慈祥的笑啊,她教会我的是爱与生生不息。
后来啊,小小的故乡装不下少年的梦想,我在外求学,只有在放寒假才有机会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的地方,见到了似小时那般慈祥疼爱我的外婆。吃完晚饭后我总觉得少了些味道,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主动提出:“囡囡,阿孃带你去看戏。”我不由得眼前一亮,走在路上我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直到又见到了那熟悉的漆红的一方戏台。唱曲人不似少年时,虽是物是人非,但曲终是悠悠流进我的心房。外婆告诉我,戏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保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学习戏曲。我听着戏台上的戏角的戏曲声出了神,我向往着以后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见到家乡的戏曲,能够让戏曲于任何时候和地方都能温暖到我的心窝。能够让我们优良家风永传。
水袖挥舞是杨花落尽,细眉微蹙是闺中隐言,长矛旌旗是丈夫热血,唱念做打是匠心难凉,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传统家风的优良。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生活细微日常的曼妙。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我与戏曲之中,品戏曲韵味,那是一种独属戏曲,独属于国人,也是独属于我和我的故乡的家风。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