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时,骄阳正好,风华正茂。
故乡的味道是单纯的,如同那里的人一般,单纯得没有一点杂质,是淳朴的民风,拿着锄头,在地头间劳作,闲聊。
奶奶院子里的茼蒿成熟了,正是秋风萧瑟天气凉的九月时节。深黑的全株黄绿的一排茼蒿向阳而立,细叶狭小,伸展着它特有的光滑无毛的茎叶。秋风袭来,浓重的蒿气挟着乡村早间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蒿之清气,菊之甘香,仿佛让心情也随之飘摇。
踏着秋风,祖孙二人便去采茼蒿。离房不远处,奶奶挎着竹篮,俯下身,弯下腰,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拢起茼蒿上端的叶片,轻轻划下,留下根部的叶片,割好的茼蒿就温顺的躺在奶奶手中,再放入蓝中。见此,我在另一侧,弯膝跪地,撑直蒿叶,只为摘下眼前最高的一束茼蒿,剪刀一合,不料位置不对,剪下一段茎干,使其在一群高耸的茼蒿中略显突兀。蒿叶在篮中翻滚,绿意盈盈,好似精灵一般的灵动。
奶奶的呼唤叫醒了辛劳着的我,我仍深吸一口气,想把所有的欢愉带走。回到家中,轻柔的水拂过茼蒿的嫩叶,在晶莹里映出透亮的绿。奶奶洁白却有些松弛的手捉住一把茼蒿,刀刃飞舞,将细长的蒿叶切成长段倒入碗中,放入锅中用热水焯熟,沥干。倒出撒上盐和糖,浇上醋,淋上辣椒末,蒜泥,一道地道的凉拌茼蒿便做好了。搓搓手,轻夹一口放入嘴中,一股清凉卷着淡淡苦涩在舌尖交织,缠绕,又如同蜻蜓点水般滑到胃里,绽放出汁水的鲜腴,而后是无尽的回甘。那味道滋润了心田,清醒了头脑,流转着,仿佛让人都变得通透。
夕阳落下,黑暗卷袭,墙角的茼蒿默立着,一襟秋风,摇曳出秋日飒爽的风姿。我轻轻的离去,却把这秋日里味道永镌在心里,时时品味着这家乡的至味。
那年花开,星空正繁我和奶奶在老槐树下,看着槐花映着皎洁的月光。躺在奶奶怀里,数着繁星点点,望着未来可期,只待下次繁花似锦,骄阳如故!
教师点评:在小作者笔下,故乡的味道是历久弥新,哪怕是回想远去的“那年花开时”,也能忆起关于那故乡味道的一切;在小作者笔下,故乡的味道也是得来不易,要等待,要劳动,要烹饪,要调味,更要用心对待;在小作者笔下,故乡的味道亦是回味悠长,有时令、季节馈赠的独特清香,也有调料、烹制增添的更多滋味,还有融入了满满心意、融入了故乡情怀、融入深深情感的无限韵味。在小作者笔下,故乡的味道具体、清晰、细腻、强烈,这得益于小作者如实细致的讲述、刻画,也离不开小作者投入情感的记录、分享。在小作者笔下,故乡的味道有形,有色,有声响,有情状,有爱意满满,有暖意融融,有很多的热爱,有很多的眷念。在小作者笔下,故乡的味道有故乡,有童年,有回忆,有过往,有无可比拟的意义,更有无与伦比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