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都说:“长爱如洪流”。 我那时并不这么认为。 我只知道长辈的爱,对我来说,太过于繁琐、无聊和冗余,是一种无形的负担。
而俗话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的奶奶却与这句话丝毫搭不上边,她都八十岁了,却还只会想着如何去管束我。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也是她对我的“打骂”。
不太记得是哪一天了。 也是在无意中,我从她的老式木柜中翻出十元钱。这可把我乐坏了。“财迷心窍”的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它占为己有。但这老式箱子的柜门实在是太旧了。它就像奶奶的看门犬一般。当我急着关上门离开时,它便吱呀吱呀地叫起,声音很刺耳。我一下子就陷入了慌乱的泥淖中。也就是这一连串的警报,将原本安然午睡的奶奶惊醒了。我手忙脚乱地开始收拾犯罪现场,并将十元钱牢牢攥进手心里……
这时,奶奶蹒跚地走过来,一眼就看透了我的心思,用十分平静的语气说道:“干坏事了吧!”她这一话听似平静,却似钢刀般锐利,直接将我试图想瞎编个理由将真相掩盖的想法抹杀。这下,我更慌了,但也只能假装镇定地去看窗外那并不吸引人的景物,压根儿没有勇气去直视奶奶的眼睛,生怕她窥出更多关键的信息来。
但当我准备开口承认时,奶奶已径直走出门去了。我看到这一幕,我忐忑的心也终于稍微地放下了些。但正当我的心趋于平静时,她又出现了。这一次,她眉头琐起,微抿着嘴,眼中射出一道道尖利的光,手里握着沙棘刺,连卷带着风般,向我驰来。那样子就如电视上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关云长。这架势,让本就还幼小的我挫败感丛生。只见她慢慢地靠近我,我只能紧闭我的双眼。随即,一阵刺痛感涌上了我的心头…… 就在那时那地,我的心中埋下了“讨厌”与“憎恨”种子。
我的奶奶太过于神秘,我总搞不明白她的一些行为。就如她若是一时火在头上,要活剥生吞了我般;可转眼又会虚弱得像一滩泥,似乎骨肉筋皮都要瘫软在地……
一个大夏天里,她要么是戴着那顶伴着她五六年的针织帽,穿那双旧的老北京棉布鞋坐在厨房里;要么她驼着背,倚靠在木杖上,静静地望向远方,似乎若有所思。守护在她身旁只有蝉鸣,其它的动静都被这烈阳掳去。
那天,我从室外到厨房,与她并没有交谈,或许,那沙棘刺的痛,还在我心头萦绕。细想,我们之间也很久没有这样和谐地待在一间房子里了。只见她半抬着眼皮,不知是不是睡了。但又好像用这双眼看着她久待的房间里的一桌一椅与那沉默的我。而就当我起身离开她时,突然,她呕出一滩血……
这一下我慌了
我在原地有点不知所措,但迅速缓过神的我赶紧去喊父亲与姐姐。在众人的慌乱中,奶奶被抬进了救护车。偌大的家,只留下我痴痴呆在原地……
而就在那天晚上,她走了,无所保留地走了,永远地离我而去了。当看着白布缓慢地遮住那熟悉的面庞,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如洪流般溢出了眼眶。可是,可是,我们还没有好好说一声道别,也没好好再看过一眼……
后来,我回想起她生前的事迹,才发觉她好像也无大错。她总对我说:“坐得端,站得直,躺得平,做人也要大方端正才是。”她是一心只愿我好好成长,好好成人罢了…… 我想:如果我当时能够再听话一点,能够再理解一点,或许她就能老得再慢一点。
试想:如果没有她那些深沉的教诲,也就没有现在这样一个懂事的我。这一份长辈的爱,就像涛涛洪流,猛烈而温柔,它洗涤人心,缝补残缺,却又转瞬即逝,想回头抓住,却已是阴阳两隔。剩下的只有我,一长串的未来得及说的话,以及一种深切的怀念。
我想:我将永远爱她,也将永远珍惜这一份不被空间束缚,不被时间定义的长辈之爱。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情节生动有趣,叙述清楚完整,也表现出作者的聪明,机智,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文笔流利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