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一瞥,窗外高楼错综交横,影影错错,隐蔽住与故乡的同一片天。在被热气包裹的夏,逃离城市的喧嚣,透过流年的纱幔,回那座小城吹吹轻柔的风。
木橡桌子上堆放着作业,朴素的窗户罩上乡村独有的花色窗帘,是梅紫色和灰白的编织物,还镶嵌着圆弧的下摆,浓郁的风尘气在一次次被风扬起时伴随洗衣粉的香而来,让人觉得很舒适悠闲。窗外的暖阳穿透纱网,以星星点点的光斑呈现,把木桌上摆放的类似蒲公英的花映衬的清新恬淡。
铁窗把我的视线框住,近处有开得正欢的几束绣球,展示着自己的独特的花瓣,朦朦胧胧地瞧见在宽阔的枝叶下探出一簇蓬蓬的或紫或青的花,如此的鲜盛是一片片从深至浅的圆形花瓣重重叠叠而成,有的卷起边角,是纯净的白色,有的舒展开,是高雅的蓝紫色。她们昂起头,向着阳光,在将枯的黄叶举行盛大的舞会,给夏日也升起浪漫的火花。外婆家的小房坐落在山坡的顶头,所以即使在重叠于花束下,也能在一条条土道边望见独栋的屋舍,阳台上有妇人晾晒的被褥,老式的烟囱时不时冒出柴米油盐的烟火味道。
山峦蜿蜒曲折,把小城包裹在怀里,阳光在风和日丽中熨烫着山川的哗然,点亮耀眼的山城曙光。浓厚的水墨间,装点了横斜的梯田,游丝般淹没在山林。一阵夏风,低矮的灌木沙沙作响,高耸的尖顶树整齐地颤抖,绵延的绿毯上隐约有一户人家,恍在水墨里。
我整理被风吹拂的碎发,目光落在遥远的天边。令人惊叹地,葱郁的山头间射出淡粉的光束,最近的一朵云边已经被染红,有内向外晕染开,是令人心悸的日暮系色调,金黄与杏色相调和,映衬出云彩本身的木紫色。画面边飘着薄薄的层云,油彩般在橙粉色里变幻,宛如在粉色沙滩,海水撞上日落时激起的一抹乳白浪花。把草木,屋檐,野花和行人照亮,窗前流淌着柔和的光辉。
忽然闯入一个小身影,跑得很慢,手里拿着玩具球,小脚上穿着学步鞋,每走一步都伴着咿呀声。他迎着染红半边天的朝霞,让光打在他红扑扑的双颊,亮晶晶眼睛的望向窗边,看见在欣赏风光的我,一边含糊不清地喊:“姑”,一边满面笑容举着肉乎乎的手奔向那座山间小屋,外婆把他抱起,轻轻地,淡淡地,也给他讲起了这座大山深处不落幕的故事。
来自故乡的风从吹进高楼大厦,没能带来我寄给深山的回信,也没能带来橡木桌旁的窗外的那一幅山间佳作,我却像是寻到了心醉的沃野炊烟,与故乡的故事闪过脑海,定格在咿呀学语的小身影及他身后的一章盛世。
教师点评:小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窗外的景色做了多角度、细致、有序的描述,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视角对景物形成了解,营造了空间感,文章也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并且能够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