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知我意,助力梦化蝶。 ——题记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而这些丰富的文化时刻伴随着我,熏陶着我,宛如和煦的南风,带给我温皮和力量。
先贤智慧是我的南风,给我教导和方向。
记不清多少月明星稀的夜晚,我对着桌上的阅读题和作文本苦苦发想,一刹那想到了《论语》里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是我尝试着转换心态,试着挖据阅读、写作中的乐趣。有几次我跟妈妈发生争吵,气得她几乎哭出来,突然耳群响起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想不知人也”,于是我试着站在妈妈的角度去理解她,我眼妈妈解释并道歉,妈妈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们达成和解,相视一笑。
古诗是我的南风,给我欣喜和诗意。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随父母外出观赏游玩,郁郁青山中看到了一树树桃花开在水旁,我不禁想起那句“夹岸桃花蔺水开”;在小溪边玩耍,看见一朵朵桃花瓣随水流向远方,脑海中又浮现一句“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古诗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一缕风、一丝雨,都能给我抚慰,让我感到欣喜。
戏曲是我的南风,给我兴趣与希望。
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出去,总能听到黄梅戏的唱词,或是“民女名叫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或是“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十分婉转动听,慢慢地我也爱上了它,虽学不来那窈窕身段,仿不了那声调悠扬,但听到那唱调时的如痴如醉,跟着哼唱时的悠然自得,都让我渴望接触更多的戏曲文化。
戏曲传统文化伴我良久,滋养着我,它把桃花春雨江南,月明星稀鸟啼,大漠孤烟塞北,金戈铁马阳关,统统吹人了我的心中。
戏曲的传统文化是我的精神动力,是我的南风,它知我意,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细腻。作者借物喻人,借这篇状物散文表达了自己炙热的情感。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