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五年级 叙事 861字
2022-12-13 18:45:16

我出生并成长在美丽的大都市上海。我的祖籍是宁波,同时我小时候也在爸爸成长的古都西安生活过一年有余,说起来,我的家乡还不少呢。

西安作为六朝古都,是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北方城市、日常饮食以面食居多,口味酸辣,这与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息息相关,我们家的餐桌上也因此有了各个地方的风味美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特。”看节的气氛在热闹的爆竹声中被烘托出来,古城西安也在这声响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着一缕晨风吹走那如轻纱似的微云,我在温暖的阳光下醒来。

春节的热闹在各种美食的叫卖声中开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莫过于长辈包的酸汤水饺了,起床以后,高兴得快要看了魔的我急忙跑去厨房看那发酵了一夜的面团,一团面洁白饱满,此时发酵成一一孔洞,想必是大吃大喝了一顿,与人一样长上了“春节肥”

最让我看迷,令我好奇的,还是长辈们包饺子的过程。那一坨圆圆的面团,被分成了几个小段,再由长辈们的那么多双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把一个个小段面团压平,再用擀面仗一点一点,不断的揉着那面团的边边角角,经过数十次的压制,揉搓。一张厚薄均匀、洁自远亮的面皮就做好了。接看,再将事先调制好的用牛肉,韭黄做的馅料舀一勺放入皮中,用手指把面皮对折,压紧,量后将煮熟的饺子放入酸醋、白芝麻、辣椒油混合而成的汤料里,想想就能让人垂涎三庆。

说起来调制酸汤还真是一门学间呢。不知道为什么,一般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调制出那种酸则美味的口感。幸亏我家里就有这样一位调制酸汤的大师——我的爷爷。每到春节,我总是早早起床,兴致勃勃的去观看爷爷制作酸汤的过程,但我总是看的眼花缭乱,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

当除夕夜一家人国坐在餐桌旁,把酒言欢,品尝着热腾腾的水饺,再喝一口酸爽可口的汤水,一年的烦恼与忧愁都随之烟消云散了。听爸爸说,吃饺子还是很有来头的呢,饺子是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佃景首创,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谐音“交子”,表达了年节更替之意,也蕴含着平安祈福的愿望。听了这番话、我意识到吃饺子不仅是一项习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想往,我们这代人也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就这样,在我的脑海中,上海的浓油赤酱,宁波的鲜美多汁,西安的酸爽可口,当然也有平日学习中的喜怒哀乐,共间交织成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家乡的味道,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