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小时候,不知端午节,只知粽香满堂,甜蜜清香;“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年时,不知离家苦,只知佳节团圆,幸福喜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大后、才知道屈原的爱国情怀,才知道端午的纪念意义,才知道,棕香为谁飘。
爸爸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与妈妈来到奶奶家,刚打开门便迎面扑来粽叶的清香和蜜枣的甜蜜气息,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整个房间,灶台旁两锅已经煮好的粽子似乎在召唤着我,我刚要伸手拿一个吃,奶奶嗔怪着制止:“别捣乱,等爸爸回来再说!”我不禁嘟囔:“这次比往常多包了两锅,这么多粽子,我们一家人又吃不完……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妈奶辛苦包了这么多粽子却不准我吃,这满屋粽香是为谁而飘?
夕阳在山,愉悦的心情恰似晚霞在心中晕染开来“叮咚——”,终于迎来了这声期盼已久的门铃声。我飞速奔向门边,拉开门缝,探头向外望,果然,熟悉的身影伫立在门外,爸爸疲惫的面容上依旧挂着笑容,外套上还浮有一层薄尘。我赶忙拉爸爸进家,奶奶也匆匆将双手在围裙上抹了又抹,连忙将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了桌,用关切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爸爸,心疼地说“又瘦了啊”
欢声笑语中,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只见爸爸狼吞虎咽,三口并作两口,一个粽子便已入肚:我笑话爸爸“几天没吃饱饭啦”,厨房里奶奶已在忙着将两锅粽子打包。我这才得知,爸爸吃罢饭即将连夜赶赴郊区的工地,盼望爸爸在家多待几天的火苗在我心里被轻轻吹灭了。
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连端午节都要一如往常地披星戴月,这辛苦是为谁而扛?
当晚,爸爸从工地打来视频电话,视频里工人叔叔们开心的吃着粽子,机器的轰鸣声几乎盖过爸爸的说话声,而爸爸身后,一排排一列列的“豆腐块”似的白房子已矗立起来盯着屏幕那边看似简陋的白房子,我心中疑惑这房子有多重要,使得爸爸节假日都不能休息“孩子,这是为疫情准备的方舱医院,爸爸和叔叔们争分夺秒的建设,是为了早日战胜疫情,等疫情过去,假期爸爸带你出去旅游!”爸爸沙哑而略带歉意的声音传来,而我的内心却再次明朗起来。
此刻,我才知道,今年的粽香是为了那些不辞辛苦的一线抗疫者们而飘,是为了那些勇往直前的抗疫逆行者们而飘,也是为了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抗疫的每一个家庭而飘。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爸爸心里惦记的不仅是我们这个小家,更是国家这个“大家”疫情之下,这粽香仿佛从泪罗江畔飘来,带着亘古不变的爱国热情,飘进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