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豆腐

五年级 叙事 695字
2022-10-20 18:24:39

嫩滑丝白的豆腐内包裹着一团饱满的肉沫沫,在油锅里“滋滋”地响,一出锅人们便给了个名字叫它“酿豆腐”。

小时候每到过年,奶奶都会亲手做“酿豆腐”,在市场买来新鲜的豆腐,再一刀一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用筷子在豆腐中心一插,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肉沫沫塞进去。这道功夫可不得了了,要用食指和拇指间的虎穴紧握豆腐,不能过紧,不然豆腐会碎开就不能酿了,但也不能过松,因为包肉进去的是嫩豆腐,会绽开,所以豆腐可谓是贵小姐。奶奶的动作非常快,一手一个,而且包得特别整齐又饱满,我往往不是弄碎了豆腐就是包不进肉。包好的豆腐会放到老家酿好的米酒里浸泡,非常神奇的是,豆腐会染上一层红色,奶奶说这是因为以前家里穷,没钱买鞭炮,所以就用这种方式迎接新年,寓意鸿运当头,开个好年。

有时候特别羡慕奶奶,做得一手好菜,而且麻利干净,这不,她把刚酿好的豆腐往锅里一煎,不时铲动一下,豆腐极其娇嫩,弄得不好就会碎一锅的豆腐渣子,豆腐中红红的酿酒配上刚煎出来的金黄色,色泽非常浓郁,加上刚煎出来的香味,总是把我馋得要多吃几个。

奶奶信佛,每次过年把烧好的菜先装给佛像拜拜,往往等到佛像“吃”完了我们再开饭,这时候, 我总是偷偷地抓几块放到碗里背着奶奶偷偷地吃,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奶奶知不知道我干的坏事,或许她早就知道了,只是任由我罢了。

每次吃佛爷的豆腐都有点小刺激,关键是觉得佛爷的豆腐好像好吃一些,外皮脆,里面柔柔的,随即猛烈的肉香撞开,还有一点甜酒的味道,我想这也许就是幸福的味道,到吃年夜饭的时候我总是最积极的那个,所以顺理成章我成了大胖子。

每年过年,弟弟们和我一样都盼望着奶奶做“酿豆腐”,那种大家乐融融的合家欢聚的场景,幸福不已,我时常怀念。后来,奶奶年纪也大了,不能时常做“酿豆腐”了,她把手艺传给了她的子女。现在,每年过节她的子女们都会聚在一起,做着、吃着“酿豆腐”,然后默默掉下思念与幸福的眼泪。

教师点评: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以“酿豆腐”为引叙述了小时候的事儿,一件普通平常的事情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格外生动读完让人感到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