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粽叶,提醒我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已悄然而至。
节前,奶奶特意上街买来艾叶蒿原,挂在门上或放在柜子上。妈妈则采来粽叶,到河边清洗干净,放在沸水中烫一遍,又把浸泡后的糯米晾干。
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包粽子了。我紧随奶奶身旁依葫芦画瓢:左手捏住粽叶的一头,然后右手轻轻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形,接着放入糯米,最后用棕叶条把粽子包结实,一个粽子“宝宝”就这样诞生了!我赶紧把它放进蒸锅里。不一会儿,粽子熟了。
打开盖子,淡淡的粽叶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粽子就像一个个穿着绿衣裳
的小福娃,惹人喜爱。我迫不及待地抓过一个粽子,呀,好烫!待粽子凉了,我咬下一口,香甜糯软,让人回味无穷。
在端午节,这种水上“速度与激情”的挑战是那么紧张刺激!上午10点,龙舟赛开始了。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六艘龙舟上的鼓手迅速挥动着手锤击打大鼓,顿时,鼓声震天。起点线上的龙舟像绷紧的弓箭,瞬间发力,齐刷刷地冲了出去。听!观众席上不时发出“加油”“太棒了”的声音。看!二号龙舟的女汉子们奋力挥桨,动作整齐而又默契,很快就将其他几号龙舟甩在身后,一路领先。另外的龙舟也不甘示弱,与二号龙舟的差距不断缩小,最后,在一片呐喊声中,四号龙舟以不足2秒的微弱差距险胜二号龙舟,摘得桂冠。
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赛龙舟呢?原来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自己的爱国理想无法实现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据说在端午节这天赛龙舟是为了震慑水里的鱼虾,把粽子投入江中是为了不让它们损坏屈原的遗体。后来,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在淡淡的粽叶清香中,在激烈的龙舟赛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激动人心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