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潋
近来读起周国平,才发现先生他的思想竟与曹林的评论有些不谋而合,先生的文字以平缓的语气道出处世的哲理,曹林的时评,淡淡的却深入人心。
先生在《第一重要的是做人》这一篇文章中写下过这样一句话“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中占据了什么位置,和谁一起生活,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时读时,只是浅浅的翻了过去,如今细细想来,先生诚不欺我也。人生活在世上,就无法身无外物的去行走,羁绊与牵连无处不再,世俗如同花香一样轻轻的围绕在身边,因此,要想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怕是实在难也。
可古人却偏爱这中无形的气息,陶渊明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孟浩然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常建叹“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如今再看古人,其实这恬淡时光中的散漫悠闲里,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待自己以及人生的态度呢?在被尘埃覆盖住的尘世里,他们深知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后义无反顾的去追求,想来,人生并不在于奔赴,而是在于觉醒。
常常会在意朋友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努力做好朋友眼中的样子,其实是在不断的失去自己,何不懂得与自己促膝长谈后握手言和,蒙田有言:“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在这个过程里,你不必在意你身旁的人是谁,只因他们终将是你路途中的过客,是流火划过天际还是星空缓缓升起,是浮光掠影般的忘记还是刻苦铭心般的印记,我想,答案在时间里,也在自己的心中。
我们不是万物的主人,却是自己世界的主宰;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却可以决定自己;人生寻梦的过程中,不过是不断找回自己,懂得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坚持做自己,不为他人而活,生命短暂,如昙花,似流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无限的精彩,就注定我们无暇顾及他人,必须匆匆奔赴路途。天不为尧存,也不为桀亡。自然都是如此,人却在渐渐迷失,应是回归真我,去探寻内心,不断地问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为之不懈努力。
【真的是今日一别了,十月一日再见吧,谢谢喜欢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