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除夕

五年级 叙事 924字
2024-12-27 23:43:27

故乡庐江是一座灰扑扑的小城,古称潜川。潜川的除夕,回味在我舌尖上。

日暮时分,慵懒的云畔遮住岱山,太阳逐渐削薄了光线,一寸一寸的隐没入地平线。老屋的烟囱就嘟囔着,吐出乳白色的烟圈,混着各种食材的气息,弥散在空中。归途的清风拂面,捎来袅袅炊烟的绕鼻香味,让我在村口就撞了个满怀。

小小的厨房中,依旧是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在逐渐蒸腾的水汽中,潜川的除夕拉开了序幕。

奶奶做炸圆子是一把好手、味道更是公认的第一。煮熟泡好的糯米,与剥好的肉末放在一起使劲搅拌,让它们融为一体。最后加入小青葱和姜末搅匀,右手抓住料,用虎口轻轻一挤,左手勺子迅速一刮,一个圆溜溜的小圆子就大功告成了。奶奶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大盆。

我能做的只是在灶下添柴火,任凭灶膛里喷出一股股热浪,把小脸烤得又红又烫,就是不愿离开。一会儿火苗蔫了点,吐出一圈一圈的烟晕,熏黑了墙壁,也熏暖了我早已不安分的心。待一大锅的菜籽油冒泡时,奶奶便下圆子。滋啦声中,粉白色的圆子沉入金色菜油中,慢慢地又摇头晃脑地转到油锅面上,仿佛一个个喝醉了的汉子,腆着肚子在油锅里翻滚。油香夹杂着肉香,还有糯米的清香,渐渐地发散开来,整间厨房都香了!

起锅,装盆!

我蹭地站起来,丢下火钳,也不怕烫,抓了圆子,一边两只手倒腾着,一边去喊在屋外放花炮的弟弟妹妹来尝鲜。孩子是没有不贪吃的,狂奔进来,圆囵地塞了个圆子,还来不及嚼咽又匆匆跑出去,欢声笑语回荡在潜川上空,久久不散。

看久了也就觉得自己也会做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圆子,做着做着,坏水就上来了。拉上弟弟,相视坏笑,偷偷地把辣椒酱包在圆子里;有时也学着北方人往圆子里加硬币,可往往就显得很臃肿。忙活了半天才炸出一小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有的还开膛破肚的……

菜终于上齐了,馥郁的香气四溢,橘色灯光温情,金黄的圆子是今晚的主角。杯筹交错之际,不时传出一声声惊叫,那是大人吃到辣椒或咬到硬币了,也许是早就知道这是孩子的恶作剧,所以也从来也没当过回事,被硌疼了,只是笑着冲我们点点手。在阖家团聚的除夕夜,大家都乐呵呵的。

好一个除夕!

学业的繁忙,让故乡渐渐远离。除夕的圆子却随着味蕾印象深刻起来。那一大碗圆子,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童年时光,让我在平淡日子里也有幸福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