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上桌,氤氲的白气飘在半空。眼前这碗自己做的面看上去像病人无力的四肢,又细又软。我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口感软烂,稀溜溜的,像一脚踩进了棉花里。我凝视着这碗面条,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道,不禁又忆起奶奶的那碗面,筋道爽滑,汤汁鲜美,细细品味,能闻到纯粹的小麦香气
奶奶是南方人,个子小小的,身材匀称。脸圆圆的,很白净,她似乎没有脾气,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干活时手脚麻利,踩着拖鞋“嗖嗖”地跑来跑去,忙里忙外。
奶奶嘴“馋”,床边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蜜饯,都是她亲手做的。丢一个到嘴里,甜腻的滋味在口腔里融化,那种满足感简直能和把一大勺冰西瓜放在嘴里媲美。这些蜜饯也成了我整天腻在奶奶身边的一大原因。
当然,我和奶奶之间最密不可分的纽带是奶奶最拿手的西红柿鸡蛋面。擀面、切条,再把玉带一样的面条压上一压,“啪”的一声下锅。一系列的动作干脆利落,如行云流水。我用手扒着灶台,踮着脚,仔细地看面在锅里翻滚的样子。约莫十分钟,面熟了,里面的蛋花搅得碎碎的,西红柿也切得碎碎的。我蹲在厨房,呼噜地吃着面。碗里的面真的很香,又香又烫,烫得我泪水“啪啪”地往碗里掉。奶奶总是一边拍着我的后背一边笑道:“慢点,慢点。”当我满足地吃完最后一口,她又会摸摸我的头,柔声说:“乖孩子。”然后搂着我的肩,坐在温暖的阳光里。
后来的某一天,奶奶晕倒了,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她己经住进了医院。她,得了食道癌。这样的噩耗让年幼的我难以接受,甚至不知道要怎样反应,只是大哭,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如此深刻而清晰的痛。
从那之后,奶奶再也没笑过。她总是发呆,看着吊瓶里的药水被输入身体,她对我说:“二百五十毫升的吊水,一共3111滴。”
那天,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下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送到她面前。我盛起一勺汤,送到她唇边,道:“奶奶,这是我亲自下的面哦。”她颤抖着双手,激动地接过碗,碗却“啪”地掉在了地上,摔成好几瓣,奶奶欲言又止,却只是抱住了我。她的肩颤抖着,她在哭。我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哄孩子一样哄她道:“你要快些好起来,不然就没人给我做西红柿鸡蛋面了。”她似乎“嗯”了一声,但这声音很快就散在了尘埃里。
第二天早上,奶奶不见了,找遍了医院角落也没找到她,爸爸急得哭了出来。最后发现她时,她倒在了医院门口,手边的袋子里装着一个西红柿和两个鸡蛋。
雁过无痕,叶落无声。转眼间,奶奶已经走了四年零三个月。
我看着眼前的这碗西红柿鸡蛋面,氤氲的白气中,仿佛又见到了奶奶在灶台前为我做面时的身影。如今,面还在,纽带的那一头却再也不见奶奶的身影。含口面有嘴里,又香又烫,烫得我的眼泪“啪啪”地掉在碗里。
果然,还是少了记忆中那份难忘的味道。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