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

五年级 叙事 938字
2024-02-19 22:22:04

那一碗碗擂茶,温暖着我的回忆。

每个寒暑假,只要我们回到外婆家,一锅擂茶,就是招待我们的不可或缺的美食。看到我们到家,笑呵呵地同我们打过招呼,外婆就会从橱柜底端取出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个瓦锅状的器具,宽口浅底,直径有人小臂长,底部被磨得漆黑,锅身也斑斑驳驳,内部却被磨得锃亮,叫擂茶钵;另一样是一根前粗后细的木棒,叫擂槌。又准备好两片生姜、半斤大米、一把黄豆、一撮芝麻,以及擂茶的灵魂——绿茶茶叶,外婆便开始忙碌起来。

在屋前的平地上找到一个光线明亮的地方,平放擂茶钵,将装着各种原料的罐子摆放在周围,再搬来一把小板凳坐下,外婆将几种原料各取一点放入钵中,用擂槌细细捣碎。擂槌在钵中寂寞地画着圆圈,不时捶打两下,翻腾的原料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变成碎末。之后,外婆又取上一些原料,放入钵中,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日头西斜,罐中原料尽数化为钵中如沙般细腻的粉末,外婆的忙碌这才算结束。

将擂茶粉分别倒入碗中,取开水冲泡,原先还古井不波的茶粉顿时活跃起来,余烟袅袅。擂茶的样子是不敢恭维的,黄褐褐一片,如米糊般的粘稠物卖相实在一般。然而,若是忽略这份卖相,你会闻到一股温暖醇厚的香气。这份香气似也继承了粘稠的特质,久久徘徊在房间中,就连风好像也吹不散。混杂着茶叶、些许谷物的香气、一丝生姜的辛辣,甚至还有些豆香在其中,我刹那间便被深深吸引。

加入一小把炒米,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来,轻轻吹散其上的热气,仰头喝了一大口。一瞬间,温暖与醇厚齐飞,咸香共辛甜一味,绵延的谷香不断刺激着我的味蕾,再顺势滑下食道,将温暖之感带往全身。那一刻,我的心无比的雀跃、充实,想要夸赞些什么,却最终化为了脸上一个大大的、满足的微笑。口腔中的余香渐渐散去,茶叶的淡香这才披露出来,而又片刻,茶香散去,那份暖意却仍萦绕在心间,似永恒,似隽永。

见我喝的满足,外婆又在我耳边絮叨起来。相传,东汉时期,马援率军出征,却在途经乌头村时病倒。为帮助他,善良的村民们献出祖传秘方,取各类食材制成茶饮,一饮便得疾病消。因制作这种茶饮需用木槌用力捣碎食材,如行军擂鼓,故称擂茶。故事是听过多遍的了,这次,我的感受却有所不同。

这小小的擂茶,不正是桃源人淳朴热心品质的浓缩吗?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样一碗暖融融的擂茶中,蕴含着多少平和处世的智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作者可以再多注重一下对详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