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手中的糖画,品着口中的甘甜,我只想采撷一朵糖画的芬芳,沿着时光的长河静静行走,传承旧时光的夸姣。
新年的街道上人声鼎沸,红彤彤的灯笼高悬于树上,路边的小商小贩高声吆喝着,我沿着街道行走,想看看旧时光里的市贸。
突然,我的目光被一位老人吸引,他白发苍苍,一个人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前面放张铁桌,简单的锅,勺和转盘,我心生好奇走上前。
“爷爷,您卖什么?”我看着诺大的转盘询问。“糖画。”他抬起头言简意赅地回答。“噫,好久没看到这样传统的手艺了,这怎么卖?”“五块钱一个,转盘转一下,转到哪个做哪个。”我屏住呼吸轻轻转了下,指针晃悠着停了,指向“糖花”。他扭开火,把锅里的麦芽糖加热,又抬手拿起勺子。
我注意到那是双开裂的手,黑灰的皮肤如干裂的树皮,岁月毫不留情地在他的手上留下印迹,有烫伤的地方如同春日的桃花,泛看淡粉的晕,引人注目。我试探地开口:“爷爷,您的手……”老人已经娴熟地将热好的糖浆盛入勺子:“学手艺哪有不带伤的?十几岁开始做糖画,都四十几年过去了,岁月匆匆不饶人哪!”我沉思着点点头。
“小姑娘,糖花是吧?”他右手举着勺子再次确认,我忙不迭地点头,老人右手端着勺子,勺口微微倾斜,金黄的糖浆落到石板上,糖花随着老人手臂的移动而绽放。轻轻的顿,便出现旺厚的花芯,灵轻的连,便出现晶盈的花瓣,用刻刀仔细压点着花芯,花芯层层叠叠的盛状便描摹出了。几秒后,一朵栩栩如生的糖花跃然板上。我不觉惊叹出声.老人又用糖浆粘连在竹签上,只是轻巧地用刻刀划拉一下,一朵糖花便递到我的手上。
“多么透亮的花啊!”我赞叹于糖花的美丽,举过头顶,迎着阳光,莹黄的糖瓣闪着润亮的光泽,闪闪的,诱人美丽,轻轻抿一口,香甜粘糯。“是啊!可惜很少再有人做糖画了。”老人悠悠叹口气,又把器具收拾好,“这都是老旧的手艺了,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愿意传承这项非遗呢?我也老了,马上连摊都不出了。”他深沉沙哑的声音如刻刀般划在我的心上,瞬间,口中的糖泛着苦,我幽幽地叹了口气。
沿着原路返回,我望着熙熙攘撞的街道,却回想着刚才的糖画老人,他是那样的苍老无力,被时光裹挟着向前,倏忽间便到了垂垂暮年,糖画手艺也被蒙上了旧时光的微尘。我回眸看了看老人,他佝偻着背,背后却藏着一整个太阳的辉煌,光艳恢宏。我坚信,糖画手艺会薪火相传,闪耀明亮。
我捧着糖画,晶莹的花瓣上闪跃着光彩。我相信.我坚信,中国的非遗文化一色会被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