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父亲的背影,但是初中三年,他却是以我最近的那个人。
在学习《背影》之后,朱自清父亲“肥胖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深深印在我心中。我也萌生了寻找父亲背影的念头。
但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找到过。
万籁俱寂,当我挑战夜战,唇焦舌燥需要水滋润时,一杯水就不知不觉出现在我手边。原来是爸爸!他冲我难为情地笑笑,似乎是为打扰到我而尴尬。我继续埋头奋笔疾书。“砰!”我转头去看,原来他把字典碰掉了,他弯腰捡起放到桌上,慢慢倒退出了房间。我没看到他的背影,而他倒的水,依然冒着热气。雾气氤氲了时光,温暖了黑夜里那个孤军奋战的身影。
三年了,一千多个夜晚,他都在我身边默默陪伴着。
阳光灿烂,当我练习跑步时,汗水顺着脸颊躺下,双腿的疲惫让我无法支撑身体。不行了,我走一会儿吧……却看见父亲满面笑容的走来,“跑!”望着他满脸的期待,我又咬牙坚持了一程。到达终点了!气喘吁吁的我再回头时,发现父亲在不远处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训练,我不断取得进步,可我还是看不到别人所说的,父亲饱经沧桑、坚毅厚重的背影。
渐渐的,我放弃寻找父亲的背影了,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偶尔提起:早上上学时,一个学生从车上下来后,头都没回就进了学校,而他的父亲就在校门外目送着,一直望着,直到看不见孩子的背影才离去。那一刻,全班安静。
考场外分别,是父亲微笑着,本周的向我挥手,我所能看到的,只有分别时和几次回头时,父亲越来越模糊的脸,还有他略显夸张的招手。我想父亲此刻一定在人群的缝隙中望着走进朝阳中的儿子,就如同他远远的注视着我的成长。
思念锁进皱纹,牵挂融入白发,时光落地无声,却在他掌心开花。父亲从未让我看到过他的背影,但这三年,我是否在他的目送中留下了成长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