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和朋友来到公园,大面积的白桦在风的带领下沙沙作响,树干挺拔,在秋日狂舞。
他说他很喜欢白桦,一直都是这样。
待到我对他有记忆之时,他早已过花甲之年。个子不高,脸部因常年日晒而显得黝黑,粗壮的眉毛之下那深色的眸子总是充满了慈爱,胡须因经常被人打理而显得整齐。他的屋边种满了白桦,夏日郁郁葱葱,秋日皱黄一片。
他对白桦的情感很深厚,依稀记着他牵着我的手,来到白桦林中。那是秋日,高挑的树干遮掩着我们,头上皆是金黄的落叶飞舞,他张着手,挺着腰,看着白桦痴痴的微笑着,那模样,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友。他很陶醉,陶醉于这白桦之间。白桦的独眼注视着我们,眼中也颇赋深情。
村子里他算年长的一位了。人们都很敬重他,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知晓。他明明可以和别的老人一起谈天论地,聊聊家常。他不,他偏要与白桦一起。人们常常能见到这个画面:白桦林中,总是一名老人牵着一位儿童,小孩在前面跑呀跑,老人在后面慢慢走着……
我也问他为什么只种白桦,不去种那些花儿草儿的东西。他跟我说,那些东西太矫情了,哪天漏了浇水,不是咽巴就是枯死。他深邃的看着窗外的白桦林,眼中充满了不舍,“这白桦不矫情也容易养活。不需要人浇水自己也会从泥土里吸取养分,只可惜俺能见到它的日子不长了,也不知它会咋样……”
几年之后,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临走之前,他跟我说,等到学业有成之后,回来白桦林看看。懵懵懂懂的答应,匆匆的离去。与那村落告别,与那白桦告别。
转眼间,那小孩长大了。一次家庭畅谈中,不经意间知晓了老人离世的消息。小孩没有做出过多的反应,可能是关于老人的记忆太少了吧,仅是用沉默作为回答。
“嘿,看什么呢,看的那么入神。”思绪被声音拉回,“白桦?不是白桦林吗?”朋友走近,表示有些许惊异。
“跟你讲个故事吧,”我没有回答,自顾自的讲起了故事,“从前有一位老人,他的家边种满了白桦,哦,对了,他身边总是有个孩子,他们经常去白桦林里转呀转……”
待到秋日的骄阳撒下,白桦林的他也依旧在那儿。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取材真实,文笔优美。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