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初三 写人 758字
2020-04-02 12:24:58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提到,“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古人诚不欺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对近墨者必黑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的是所处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个人发展固然重要,但对个人成长乃至发展而言,最根本的还是内心的自觉与自律。一颗向上的心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才决定了一个人是”朱”是“墨”。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却觉得,人之初本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人之初应该是一杯白水,要看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正如佛教所说的:人非恶即善。首先,现实中全然是“朱”或者是“墨”的环境是很难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对立面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是外因,并不是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更重要的是内因。另外,一些好的方面的东西并不必然对人产生好的影响,消极的东西也未必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只不过近朱者呈现出“赤”的概率相对要大,近墨者呈现出“黑”的概率相对要大,所以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

就像学习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动力。"赤墨"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外因而已,归跟到底都是靠自己的修养。世界著名文学家泰戈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泰戈尔在小学时期,考试一直名列倒数,原因只是他的同学都是靠抄袭来获取的好成绩,可是,泰戈尔心中自有方圆,他在每一次考试中实事求是,虽成绩不理想,但也不遗憾。他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终究成就了他的文学之路。泰戈尔如此,我们亦应该如此,环境能影响人,但我们要努力成为不被影响的那个人,要在清水中华丽在淤泥中清澈,才是真正的身正而影直。

由此看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环境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只取决于自身。在所处的环境中,坚守内心,锤炼意志,方守本心,得以成长。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观点正确。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不仅引用了《太子少傅箴》和《三字经》的相关内容,还引用了泰戈尔的经历来作为佐证,让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在语言方面,作者运用了一些比喻和成语,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同时,文章也存在一些拼写错误和表达不够精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总的来说,这是一篇有着良好思路和开阔视野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