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

五年级 写景 1000字
2023-06-06 18:34:47

身为舟山人浸润了太多的咸水味儿。听惯了汹涌的涛声,一叶木舟颠浪尖,我们祖祖辈辈是这样过来的。而吾心灵深处一直渴盼着大海彼岸江南的柔美。一杯黄滕酒,一卷水云袖,一叶乌蓬船成了梦中的牵索。飘悠飘悠,愈久愈浓。

春寒料峭,晨曦破晓。故人拉起竹帘,暖阳倾入室间。凭栏而望,院内草长莺飞,绿意蔓延至斑驳的砖墙上。梨茌初绽,冷香萦绕枝头。抬眼,黛色远山延绵,那渺运空蒙恰似水墨渲染般,飘忽勾勒得浅淡。乌蓬船停泊河畔,小舟缓缓远行于水波粼粼之上,消散于雾霭迷茫袅袅水汽之间。阳光灿然,白云出岫,空山落幕散落几许春光。那一阙轻扬婉转诉说着故乡古韵悠长。

绍兴一帘水乡梦。风吹过檐角的古风铃,越女的故里在水中荡开一曲悠悠的江南卷。吾止足于东湖揽月桥,视线随灰瓦白墙在水间蜿蜒逶迤。框窗外芦荻密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此良景若在月朗星稀之夜,还真想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

一老翁哼着小调,单脚摇橹。他用最古老的桨式为吾拨开多年的梦结----撑一把紫色的油纸伞,微依乌蓬舟头,风飘飘,水漾漾,柳依依。如今虽没杏花雨飘,栀子花香,却也是《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吹梦到西洲”的季节。舟漾于碧波之上,穿行于石拱之间。湖上多亭台楼榭,其间茶香四溢。吾携着古老的传言一览了宛自天开的仙桃洞。四壁荡着我的余音,却依旧未能惊动这一池古潭。湖西面竹声沙沙,我期待着一个衣袂飘飞从古时走来的浣纱女。无须秦淮河畔烟花女的风骚,也无须驰骋沙场木兰女的剑眉。应是西施般的憔悴,两眼秋波,在雨中哀怨,哀怨而有惆怅。噫唏,未饮女儿红,秋色中的绍兴已令我自醉矣。

从河母渡文化走来的绍兴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高吟“铁马秋风大散关”的陆游竟与表妹唐琬在沈园曾有一段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可如今沈园无复旧池台,吾对萧墙独怅然。就让晚秋雁衔走这甜蜜而有枯涩的哀思,不要刻意去挽留任其“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伤痕也是一种美。比起朱安唐琬或许是幸运的,至少赵士诚和陆游都恋着她。朱安什么都没有,她也没能像鉴湖女侠虽就义古轩亭口依旧赢得生前生后名。朱安独守闺房,看庭前花开花落,小轩窗正梳妆,鬓如霜,雕栏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独自守着窗儿,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鲁迅的错吗?我只知道她成了一个时代的殉葬品。纵使三寸金莲,一步三摇,招谁怜,谁人给个烈女碑?悲哉!哀哉!

古风带古韵,古韵染墨香。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丰富,文笔优美,情感饱满。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