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即景”。窗外之景是心灵美,平凡的一株草,到火红的枫叶,大大小小,无不美。
——题记
我望向窗外,刺骨的秋风吹来,一根根头发被吹起了。一株又一株的草长在地上,“装饰”着大地,又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地毯。老房子也都显在我的眼前,烟囱上炊烟袅袅,冒出一股气,也许他们就在火炉前闲谈。远方的树上悄悄地飞来一只艳丽的鸟,在粗壮的树枝上唱起动听的歌,金黄的叶顺着歌声缓缓地落下,被秋风吹着,吹到遥远的地方;孩童们顺着动听的歌声,来到了树下,望着艳丽的鸟儿,坐在地上听着听着,就像鸟儿的“观众”一样,一直在那儿,直到艳丽的鸟儿飞走,歌声渐渐停下来,孩童们才离开了。
换一扇窗,也有不同的美。在另一扇窗,外边是一片菜园,左边是那浅黄的白菜,白菜已经从泥土中探出来了整个身体,它们也熟了,它们看似很淡定,似乎已经知道了命的结局是什么了。右边是已经被收割的韭菜,但韭菜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在春天的时候,就会探出那嫩绿的“头发”。旁边是一个葡萄架,可是已经过去很久了,木桩上的藤蔓也枯黄,藤叶也是,但好像看来像是更加美丽了。番茄已经全长出来了,一个个红的番茄,头上顶着嫩绿的叶,有些番茄上面似乎还有一个微笑。
另一扇窗是火红的枫树和这桂花树。火红的枫树立在窗外,挺拔的身子,枝上依旧挂满火红的“扇子”,秋风吹过,火红的枫叶只会落下几片,掉落的枫叶铺在地上,就给大地铺上的火红的地毯。桂花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枯黄,掉落的叶子也越来越多,混在火红的枫叶中。
窗外也适合赏夕阳。夕阳来了,天空中被染红一片,云朵也一点点染红,火烧云也显在天空中,鸟儿悄咪咪地飞过,划过天空,留下一点点印记,夕阳为一朵朵云朵镶嵌上了一条条红边,那是多么的美呀!
窗外之景无不美!
教师点评:“窗外之景无不美”,确实如此,小作者描述了几幅不同的窗外之景,景物虽不同,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确实是美的,而这份美离不开小作者的精心表达。小作者时时扣“窗外望出去”这个特定的场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看到了动静结合,看到了多感官结合,还看到了色彩的搭配……窗户的转换更像是一个个节点,让每个段落都只有两到三个片段,不至于过于零碎而视觉疲劳,也能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文章的主题不够深刻,一篇好作文,或写友情、或写亲情,或者表达对一个社会问题的思考,或者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都会明确而有深义,让人读了能够加以回味。小作者可以从主题、主旨方面再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