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种力量。
在文字诞生之初,它为传递信息而存;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情感逐渐充盈在文字中;当代社会,它更是以承载的信息、逻辑、情感给予人们力量。
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精神的世界、一个心灵的寄托。当我们看到一段文字时,我们就进入了作者创造出的一个世界,进入了作者的思考。当我们看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时,看到的是苏轼心中追寻的豁达自由;当我们看到“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时,看到的是刘慈欣对人类文明的领略赞叹与专注当下的告诫。因此,当我们陷入自己世界的困惑中时,可以暂且将自己的心灵寄托在文字创造的一方灵境中。
文字所带来的力量感,更是它的意义所在。“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余秋雨如此说道。无论是输出文字或是输入文字,这过程中都传递着一份独有的情感。歌德在著成《少年歌德之烦恼》后消除了自杀的想法,可见写出文字的过程也是看见自己思想的过程、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坚定生命信念的过程、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
当然,文字也可能成为一种恶魔的工具。当今互联网上有杠精的语言攻击,有网络暴力者,有歪曲事实造谣者……在他们的语言中,传递出一种疯狂的丑恶情绪,这种消极力量甚至能摧毁湮没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自己拿起这样隐形的杀人工具;同时也要保护自己,不要在信息的负面区停留,免受文字的攻击。
痛心的是,在网络的碎片信息中,人们逐渐失去长文字阅读的耐心,停留在只言片语中。人们靠短视频片刻的精神快慰或激励获得一种动力,然而这却是短暂的精神麻痹,是当代社会的精神鸦片。我们需要拾起读完一本厚书的能力,长文字才能为我们呈现作者更全面的思维角度、对世界的理解思考与丰厚的情感,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之柱、构建起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你是否记得,儿时拥有一本绘本、随着父母的食指移动努力识别文字的奇妙体验?我们都应让文字成为丰富个人生命的工具,让这个古老的人类文化在当今社会也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丰富,语言流畅,立意深刻。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