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五年级 读后感 1341字
2020-11-08 09:22:00

合书闭目,仿佛在脑海里挂上了星月,拔地 而起的夜色缓缓走来,着实干净有力。仿佛一棵百年大树,在耕地里奔走那般根深粗犷有力,枝繁叶茂如同大雨阳光洗过般干净诱惑,果真好一棵漂亮的大树。

《活着》这棵大树挂满了众生,二喜、有庆、家珍、凤霞、苦根、福贵…他们花开结果向往阳光,枝断叶落直面风雪,忍受着生活所赋予的一切。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 苦根也行啊。”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

福贵这牛它是有人的感情,他会攀比、会不高兴,是把福贵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啊,他还有大颗大颗的眼泪。福贵这人也是的,自言自语起来真像吃草似的,没完没了的。把不存在的牛儿赋予熟悉的名字,自己离世已久的亲人的名字,念上一遍又一遍,像是苦根手里的毛豆一粒又一粒,美味又饱腹感十足。这都是对家人深深的思念啊。只是希望在往后孤独的日子里,有他们的精神陪伴。

是啊,回想离开我们的亲人,家里留有几件属于他们的物品,我们不舍丢弃,我们念想不休不断,那里面沉甸甸的是我们的深深的回忆,我们的这种做法无异于福贵。

第一次读《活着》是在两年前,只觉当时对 福贵多舛的命运有着深深的同情,感叹他的一生太惨太苦。

两年后再次捧起这本书,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福贵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但至少他苦难的生活里也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

他相信自己的儿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女,

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

还有那头福贵老牛,

还有他的朋友他的邻居,

都是他幸福和欢乐的来源。

鲜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不过是一边失去,一边收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刻才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真谛,因祸得福是最幸运的事。虽然福贵把祖上的家产都输光了,但正是因为他一贫如洗,才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情,体会到了爱与被爱,也躲过一劫被枪毙的下场。尽管家庭遭受了毁灭,但万幸的是,家人永存心间,爱犹在。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行万里路。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接憧而至的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活着》展现的不仅是福贵渺小到不值一提的一生,更是二十世纪中国全貌的缩影。

内战时期,福贵被抓去拉大炮;

大跃进运动时期,福贵把锅上交,大炼钢铁,吃大锅饭,不用再为了吃饭而累死累活,可以偷点懒了,前期胡吃海喝,后期却饥饿度日,也正体现出了大跃进的弊端;

文化大革命时期,队长被批斗,县长春生被批斗,也正是当时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

儿子死在医院,女儿死在医院,女婿也死在医院,不管是谁,经历了这些也会对医院充满畏惧吧,所以他说“我一听说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马上就哭了,我对那人喊:‘快吧二喜抬出去,不能去医院!’”。可是医院明明是救人的地方啊,一个时代的悲哀,悲哀到令人嘲笑与惊愕。

现在仍是不禁回想,如果福贵一家生活的环境不是在那个大变革时代,而是岁月静好的时代,那可能就再也没有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了吧。

福贵眼里活着只是活着,并不会想着活着有什么意义。然而死掉的人轻松,活下去的人却不易。我有时仿佛会看到福贵在田间拉着犁,吆喝着老牛,黝黑干瘪的脊背弯着,那样坚韧的精神就像他足下的土地,深厚而缄默,却蕴含着力量。人像土地一样包容一切苦难的坚韧,时常让人动容。

但活着并不仅仅只是活着。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活法,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愿经历万事后仍觉得,人间值得,活着才真好。

此外,觉得余华老爷爷写人死法相当高明。各式各样的、千奇百怪的死法竟可让人唏嘘喝彩,写的很是夸张明艳如欲滴的鲜血。单看笔下一个接着一个的死法,真是令人揶揄,心生悲凉。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明白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或者,去寻找活着的意义,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