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进退有度

高三 议论文 895字
2023-03-08 06:54:12

进退有度是黑白间棋子的纵观全局;是太极双鱼图的两仪平衡;是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进与退的空间包罗万象,是人生处世的微妙哲学。进退有度是一种大智慧,从心态上平和我们的情绪,将理性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上善若水,进退有度,这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也有许多启发。

进退需深思,人生方无悔。落子无悔,人生亦然,知明而行方无过矣。观古今历史,我们也可从先辈的为人处世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且看杨广,三征高丽,开发大运河,终如秦二世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这是因为他进的步伐太大。再看赵括,十二令牌唤岳飞,以莫须有斩岳飞于风亭波,跪于金人,这是因为退的步伐太大。二者皆是英雄豪杰,智勇双全,可又为何将一手好牌尽溃于手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进退有度,他们要么太过于激进,要么太过于怯弱,终究二者不能两全,落得苍茫下场......人生不会重来,逝者如斯夫,进与退的选择尤其重要。正如夷陵之战,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刘备,官渡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曹操。深思熟虑的抉择,所影响的是人生,唯有深思熟虑,无愧于心,才会坚定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让理性占据上风。进退有度,方能落子无悔。

进退成平衡,人生便从容。正如”一张一弛,一文一武“,世间的所有事物皆是互相制衡,互相影响的。平衡才是保持正确选择的重要因素,进退之间把握的平衡常常会影响到人生走向。儒家的大智慧在于中庸,不过度进一分,不盲目退一分。行于中端,淡然处事。在那个君王偏听偏信,朝廷腐败的年代,萌生了大量仕途不顺,却依然闲适平和的文人。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家的大智慧在于进退间的出世与归隐的理念。进,兵荒马乱,出世救人;退,安居乐业,归隐修行。陶渊明寄情于田园生活,归隐乡间。他并未因君王的猜忌而自我内耗,而是心境平和的接受一切不公,将满腔豪情寄托于外物。他进退平衡,淡定从容,真正做到了进退有度。

进退应并行,人生如若水。上善若水,无形但刚柔并行。进如刚,一步一胜;退如柔,一步一思。人生应如水,成瀑布壮山河,成溪流润故土,成大海宽人心。进与退之间,包罗万象,变化万千,是人生处世的智慧。我们也当把握好内心的天平,做到进退有度,心境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