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不改,佛心难移

高三 议论文 936字
2020-04-27 16:40:20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兄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缓缓的歌声如流水般流进耳朵,脑海里却思绪万千。不是孙悟空的勇敢机智,也不是猪八戒的憨厚朴实却贪图美色,更不是吃苦耐劳的沙悟净。而是他,以一个出家者的身份一心向佛,坚持不懈的唐僧。

纵览《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唐僧是胆小懦弱的。他的胆小就体现在他每到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就流下泪来,尽管孙悟空好言安慰,他也不改那副憎恶的表情。他是四人中最弱的一个,受能力的不足,他虽为取经活动的“领头羊”,却依旧需要徒弟们保驾护航。因此,他也可以认为是当代最典型的“专业不足户”了。

尽管唐僧有种种缺点,譬如一意孤行、不分善恶、愚善。却始终不可磨灭他在我心里的C位-------那个被光辉所环绕的位子。

唐僧对人总有一种“慈悲之心”,譬如第二十七回,唐僧听信了妖精谏言,认为她是好人,出来卖米,家境还不好,便在悟空面前对她爱护有加,连中了计都不为所动,依旧产生对她的同情、怜悯。这是出于什么?是出于一个和尚,一个出家人对世间万物的感慨与怜悯,对那些独立挑起生活重担的人的赞赏与疼惜。

唐僧也是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从向佛祖作出承诺去西天取经那一刻起,他的心便不动摇了,一个信念在他心中屹立着:我要取到真经。也难怪,即使过程再艰辛,路途再艰难,妖魔再险恶,条件再艰苦。他也不会放弃,不会动摇。而是坚定不移、一心向佛地向西走去。他,就如同悬崖边的一颗顽石,任凭环境艰苦,他也无动于衷;他,就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座挺立的灯塔,任凭大风大浪,也丝毫不改坚持的初心……

如果把孙悟空看作凶狠残暴的狮子,那么唐僧就是一只温柔的猫,看似猫是狮子的祖先,其实和狮子背道而弛。唐僧是猫,温柔善良,毫无震慑力。可总在孙悟空一刀快斩时劝阻他要为对方着想,不要如此残暴。这才避免了一次次的生死大战。

唐僧也如同一位牵系着孩子的母亲,十分“关心”他们,对他们负责。每当徒弟们做事欠微时,他都会教育他们,惩罚他们。他也总会原谅徒弟们。一路上做了好事,赞美的话不必多说,一路上做了坏事,批评的话也不会少说。相信我们都会看到唐僧的良苦用心。

书中师徒四人,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他们,就如同社会上的人的真实写照。唐僧就如同现实中的学者,满腹经纶,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可却文武不双全,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如此看来,世界上任何人都是不完美的。可正是师徒四人相互磨合,相互扶持。才有最终取到真经的壮世之举。

灵山不改,佛心难移。最终他们取到了无字真经,完成了一段传奇的冒险。我们何尝不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旅者,排除万难,愈来愈靠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