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木犁

高三 议论文 1088字
2022-04-21 14:07:51

家里的院子中静静地“躺”着一张老木犁,它久经风霜,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加之风吹日晒,出现了许多密密的细缝,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唯有布满岁月包浆的犁把,摸上去触感依然细腻柔润,就像时光里的旧事,不一定时时翻起,但只要启封,就会无数遍泛开滋养人心的涟漪。

看到这张老木犁,我就想起无数温馨的过往。

小时候家里种地,全靠牛拉犁耕,有一张好犁,是每个农人梦寐以求的事。那时候家乡比较穷,亲戚之间都是几家人合养一头牛,农忙的时候排着队,你家用了我家用,犁自然也是几家人一张,不甚讲究。大概是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吧,我家终于有了一头完全属于自家的牛。自从有了牛,父亲就整天琢磨着到哪儿去找一张好犁。

父亲走遍了村中制作农具的木匠家,看到了很多形美质优的好犁。那些犁清一色的铁木制作,无论是纹理还是工艺都令人叹为观止,可一谈到价格,父亲就眉头紧锁了。买牛已花光家里全部积蓄,甚至还借了些许外债,再花一笔“巨资”来购置一张好犁,这显然有些困难。

思量了许久,父亲有了别的主意。父亲首先去找来了一些好的铁木料,又去做过木匠的二爷爷家借来了凿子、刨子等工具,父亲准备自己动手做一张木犁。

木料要晒干一些才能开始制作,在等待的过程中父亲并没有闲着,只要有空他就跑到村中的木匠家去,一边聊天,一边仔细地看他们制作木犁的过程。等到铁木料晒到合适的时候,父亲也基本掌握木犁的制作程序了。

父亲在院子里支起了两条长木凳,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到他在那里锯木头、刨木花,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我有时会去院子里,一边捡着地上的木片、木屑玩耍,一边看他造犁。父亲一会儿弄弄木头,一会儿坐地沉思,仔细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想到了就一下站起来,冲我一笑,然后又忙碌开了。

就这样过了两周左右,犁辕、千斤板、犁头等配件竟真的一个个在父亲手下“诞生”了。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们一家人聚到院子里,看着父亲仔细地把一个个配件组装起来,不一会儿,一张全新的犁就组装好了!虽然没有专业木匠制作的那么美观,犁身也没有那么细腻、光滑,但它确实是一张完全属于我家的犁。父亲把组装好的犁倚放在院墙根上,我们一家人笑容满面地盯着它看,不时还用手小心翼翼地摸摸这里,动动那里。

开春后,父亲买个铁犁头套在木犁上,扛着犁,赶着牛就往地里走去。牛是自家的,犁也是自己的,再也不会因为排队而耽搁农活了。父亲心情格外好,干劲也十分足。每次劳作回来,顾不上自己吃饭,先把牛喂了,再把犁仔仔细细地冲洗一遍,然后搬到墙脚晾上,才去吃饭。

那几年,在牛和木犁的帮助下,家里的粮食连年丰收,我家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的牛卖了,买了烧柴油的旋耕机,老木犁自然也就“光荣退休”了。一如被造出来时那样,它又被父亲郑重地放回了院子里的墙根脚下,在时光荏苒中,和土墙一起慢慢“变老”。有人曾劝父亲把老木犁砍了当柴烧了,父亲坚决地摇了摇头,因为老木犁上的一洞一眼,一痕一迹,记载了父亲的青春和我们家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