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将军”韩信

高三 议论文 907字
2020-04-20 16:10:30

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往往无一不是在当时名声大噪,就是功震天下,可他们却也总是有一个让人不解的共同点,就是以悲剧结尾。韩信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英雄不问出处”,韩信的出身真的再平常不过了,平民出身,家境贫穷,因为操行不好,甚至连个地方官吏都担任不了,与他认识的人中官职最高也不过是一个亭长。可以说,他和权贵真的是一点儿关系也挨不上,他的亭长朋友的妻子还不待见他,在韩信去吃闲饭时将韩信的食物收起,气走了韩信。如果不是一位老妇人的帮助,这位大将军可能还在未施展拳脚时便已饿死街头。可世人总是对他不太友好,一位少年在街头以自己的生命要挟韩信从他胯下爬过。杀人者偿命,这是当时的法律,韩信没有杀他,而是默默地从他胯下爬过。街上的人都笑他胆小,可他真的忍受得了侮辱吗?如果是这样,当初他也不会因为一顿饭而气的摔门而出,他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自己的将来。

才华总是被埋没,他先后投靠了项梁、项羽、刘邦,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准备继续去寻觅明君,又因萧何的极力挽回和推荐而当上了刘邦帐下的大将军。他原以为自己的人生终于可以一展宏图时,却不知他的人生从此时走向了悲剧。

他帮助刘邦涉两河,掳魏王,擒夏说,下井陉,诛成安君,夺取赵国,逼降燕国,平定齐国,摧折北上的二十万楚军,杀龙且。可以说,刘邦的汉朝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就是这么一位功臣为了稳定局面向刘邦申请当代理齐王,却遭到刘邦的破口大骂。尽管在张良和陈平的劝说下当上了名正言顺的齐王,可君主对这位将军的不公待遇却也可见一斑了。

汉朝建立后,因为刘邦的猜忌韩信被夺了兵权,但这也无关紧要。后来范阳辩士蒯通以相人之术劝说韩信造反三分天下,可韩信念于刘邦的恩情不同意。正式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却遭到刘邦怀疑,还差点被秘密起兵讨伐。尽管韩信送上了刘邦仇家的首级,却还是落得个入狱贬为淮阴侯的下场。在君王的一再猜忌下,韩信迫不得已起了造反的心,又因为家臣弟弟告发,被吕后和自己的恩人萧何抓起来处死,说来令人感慨,当初说自己是国士无双的萧何,如今却也将他抓起处死,便有了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狡兔死,良狗烹”,若是韩信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也不至于落得个悲将军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