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秦帝国》

高三 议论文 1288字
2020-04-20 13:04:21

你们知道《大秦帝国》吗?说句实话,刚刚翻开这套书我就被震撼到了。

“嬴驷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商君自立为秦王。”

“嬴驷啊嬴驷,你机心何其多也!我来告诉你:这道密令是二哥留给我的。言明只要国中有变,密令即交商君之手。你当明白,你公父的用心何在?若你向世族屈膝妥协,这只军马便是商君平乱靖难,维护新法的铁军!也是废除你嬴驷的铁军!可商君坚持认为你一定能维护新法,留下这支军队只会增加君臣猜忌,竭力要调出商山大军。你公父在日,商君多少次不及面君而紧急外出,你公父可有过疑惑一丝一毫?”

“只要君上能维护新法,不使旧贵族死灰复燃,鞅死不足惜。”

世上有几位君主,能如此信任一个人,将自己费尽心思殚精竭虑创立下的功绩交给他去守护?又有谁能将一万精骑交于人,不闻军符,唯听商君令?不怕他拥兵自守,不怕他上演一次曹篡汉的把戏?世上有几人,能抛弃成见,为一个偏远落后的国家效力?有几人能尽公不顾私,没有任何私交?有几人能兵法皆通,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有几人能无比坦然地面对死亡,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只看重国家的利益?世上又有几位君主,能容忍一介布衣如此无视王威,不仅让君主等了几个时辰,还衣着随意?可是这一切都在那个偏远落后的秦国发生了。在这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的时代。

秦孝公和商鞅联手,大刀阔斧,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商鞅带领秦国一步一步地接近他理想中的法家治世。秦惠王在张仪,樗里疾,司马错的帮助下,对内整治官吏,坚持商君之法,除去顽固世族,对外破纵连横,抵御六国联军,使秦国气势大增。可悲心高气傲的秦武王,不听忠臣劝解,进军洛阳,举鼎暴死。白起率孤旅一支冒险入燕,迎回人质王子,合力粉碎公子赢离的夺位政变,拥立秦昭王继位。宣太后拨乱反正廊清朝局,亲自摄政稳定秦国,使秦国度过少主疑政。范雎入秦,提出“远交近攻”大战略,秦国形成新合力。又有白起大胜长平之战,赵国全部精锐五十余万一战覆灭。山东六国再无还手之力。可怜两任“短命”皇帝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在位一共不足五年先后病逝,十三岁的少子——嬴政继位。幸好嬴政也不是一位平庸之王。十年之内先后破了韩赵魏楚燕齐,一统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史称秦始皇。谁料到秦始皇死后没多久,秦朝便灭亡了。如果嬴政知道,估计会气得活过来。先杀了那不成器的儿子胡亥,再将罪魁祸首赵高李斯给解剖了。唉!秦国六代七位君主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用生命创造的伟业就这么,被毁了!

可悲!可悲!

又所幸,他们的伟业虽然被毁,但他们的故事流传了下来。我能在书中与他们相聚。

他们留给我的映像实在太深太深。商鞅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栎阳城外立木为信;秦孝公胸怀天下巧试人才,墨家总院一辩明理法;张仪那三寸不烂之舌,搅得天下惶惶不安;樗里疾幽默诙谐,文武皆通,乃王族女婿辅佐过三任君主;司马错用兵神出鬼没,居庸关外大显身手,扛住了数次六国联军,以最少的兵力打出最漂亮的胜仗;秦惠王早年处于乡野,深知商鞅法之利害,处处关心百姓,面对六国联军毫无怯意,打出一手好牌;白起用兵如神,战胜长平之战,打出秦国威风,打出秦国不败神话。又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看看我们的宣太后如何廊清朝局,亲自摄政稳定秦国,使秦国度过少主疑政,继续屹立于七雄之中?……

关于他们,关于秦国,我还有想说很多很多,但任何话语都不能表达我的敬佩。对于整个秦国,整个秦朝的敬佩。

这里再说一句吧,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我认为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的文明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